大二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盘秦在线阅读 - 第36节

第36节

    嬴政心中纳罕,不知扶苏为什么来找自己,招招手让他上前。

    扶苏先乖乖喊了声“父王”,随后才带着草纸走近,把草纸呈给嬴政看。

    嬴政已经用上竹纸了,见扶苏又拿了叠纸过来,眉头微微扬起,拿起一张纸瞧了瞧,发现它比竹纸软和许多,便问道:“这纸看着不太好写。”

    扶苏说道:“这纸不是用来写字的。”他简单又委婉地给嬴政解释了一下草纸的用途,其实也没什么好避讳的,人食五谷,总是要如厕的,既然人都要如厕,这事儿有什么不可说的呢?

    扶苏就坦坦荡荡地说了,并且和嬴政提了个小请求,说想让嬴政把它赐给朝中公卿,告诉他们用途,让他们替换掉现在用的绢帛。

    嬴政:“……”

    嬴政脸黑了。

    他堂堂秦王,还要亲自给人赐草纸,告诉他们该怎么擦屁股?!

    这混账小子不要脸,他还要脸!

    扶苏见嬴政不应,又认真和嬴政阐述此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个人上厕所用的布虽然少,一家人用的布累加起来可能就多了;相反,要是能省下一匹布,百姓兴许就能多一件衣服;百姓能多一件衣服,天气寒冷的时候兴许就能少一个人冻死。

    所以,要早些让草纸走进满朝勋贵家!

    嬴政无情地指出扶苏话里的漏洞:“便是他们省了一匹布,那匹布也落不到百姓手上。”

    真以为人人都善心泛滥,省下点东西就拿去救济百姓?

    真有那么无私的家伙,嬴政还不敢用来着,谁知道他藏着什么心思?

    扶苏道:“既然要造纸,那就得收原料,百姓可以拿田里的秸秆、山间河岸的芦苇卖钱,也可以在农闲时受雇于作坊。这样一来他们手里就会有余钱,可以去买多余的布,或者不必卖掉自家织的布,可以留着做衣裳。”

    嬴政觉得扶苏这小子吧,有时候有话憋着不说,有时候又什么话都敢说。

    经他那嘴巴一说,倒还真有必要让咸阳那些勋贵省点布帛了。

    不过,要他亲自赐下去是不可能的,他才不会干这么丢人的事。

    嬴政说道:“又不是不让你出宫,你自己召集人手送到各家去便是了。”说完他还让人去给扶苏抄了份朝中要员的名单,让扶苏自己看着办,要人自己点,要送自己跑,别拿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来烦他。

    扶苏眼含期待地看着嬴政:“父王你会用吗?”

    嬴政觉得也不是什么大事,就让扶苏把带来的草纸留下了。

    扶苏也不多纠缠,乖乖走人。

    回去后扶苏写了份简单的使用说明让人按照名单上的人数抄写一叠。

    第二日一早,扶苏叫人把两车草纸和使用说明送去蒙恬当值的衙门,托蒙恬帮忙把它们分送到一干朝中要员家中去。

    忙活完了,献玉就到了,扶苏没再挂心草纸的事,专心带着献玉练习入门武技。

    另一边,蒙恬很快见到来送草纸的内侍。

    蒙恬家三代都在朝中为官,能分到好几份草纸。

    他顺手地拿起扶苏写的使用说明看了眼,发现上面简明扼要地写了这草纸的用途,又简单地阐述一下以纸代布的意义,最后还补了个重点,说是嬴政现在也在用!

    蒙恬沉默了一会,觉得扶苏不可能背着嬴政乱来。

    负责送草纸过来的内侍也说扶苏已经去和嬴政商量过了,这事嬴政显然是知情的。蒙恬想明白后也不耽搁,忙叫人把草纸分了分,对着名单连同使用说明一起送到各家去。

    因为朝中官员大多勤勤恳恳上衙去了,因此一整个白天过得风平浪静,除了诸位官员的家眷之外还没人知晓草纸的诞生。

    诸位官员的家眷对蒙恬派人送上门的新鲜事物却很好奇,一个个轮流拿起使用说明看了看,震惊地发现这竟是大王拿来擦屁股的纸!

    有了这个认知,众人拿起草纸研究时,表情就端肃了许多,不知道的人看了很可能会以为他们在看什么叫人惊为天人的绝世文章。

    草纸上手倒是挺柔软的,虽然比绢帛差了些,不过用来擦屁股也足够了。尤其是,连大王都用这纸了,他们还好意思用绢帛吗?

    可惜家里在朝中任职的人没回来,没人敢率先试用这份来自大王的关爱。

    等朝中大员纷纷回到家,大多都被家里人拉去看大王赐下的草纸。

    众官员心中纳闷,没听大王说给他们赐了什么东西啊。

    听家里人说是蒙恬那边派人送来的,还附带一份简单的使用说明,众官员一下子懂了:上厕所毕竟不是什么雅事,大王不好意思当面说,所以才叫蒙恬私底下送来。

    在家里人的催促下,他们恭恭敬敬地捧着那叠草纸进了年初新修的新式茅房,在里头努力酝酿了一会,终于得以尝试这摸起来颇为柔软的草纸。

    说实话,比起他们平时用惯的细绢体验还是差了些,不过大王都带头用了,他们怎么敢不跟着用?

    回头大王一时兴起来他们这里上个厕所,发现他们一点都不给面子,压根没跟着用上草纸,说不定心里就记上他们一笔了!

    在朝为官,细节很重要。

    不注意细节的人,往往都死得很惨!

    于是咸阳有头有脸的勋贵大臣家里,都开始打听哪里可以买到草纸,以后他们认准草纸了,谁都不许拦着他们用!

    作者有话要说:

    嬴政: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扶小苏:没有没有,这是在为国为民!

    第34章 剑指

    逢年过节,正是联络感情的好时机,走亲戚的、跑关系的大多趁着年节活络起来,有求于人的更是备好大礼一大早腆着脸登门。

    朝中有头有脸的大臣们自然门庭若市,少不了有亲戚登门、故交登门、同乡登门,于是大王赐下草纸之事也迅速通过一场场拜年活动传开了。

    得知只有朝中要臣才能得到大王这于细微处显关怀的赏赐,不少人都眼热不已,回家后去马上去打听哪里能卖。

    别的东西太奢侈了,他们买不起,擦屁股的纸总不至于买不起吧?

    有需求就有供给,不少货郎见问草纸的人多,麻溜地去跑腿进货,每天殷勤地沿街叫卖,把草纸带进千千万万家。

    古往今来货郎的嘴都是最能说的,他们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草纸的来历——

    这东西仙人用了这东西觉得好,传授下来给大伙用;大王用了觉得好,赐下去给大臣们用,官位不够高、能力不够出众的大臣还分不到哩!用了这草纸,说不准您将来也能得大王青眼!

    很快地,咸阳城里所有想在朝中更进一步的人家全都换上了草纸,甚至还和上门推销的货郎签订长期供货合约,让他们按时送货上门。

    嬴政一开始对此并不知情,只觉得朝臣们看向自己的目光有些奇怪,似乎……充满感恩?

    嬴政有些纳闷,不过嬴政也没多问,朝臣敬爱自己多正常不是?

    直到有天嬴政例行礼贤下士,去某个大臣家里做客,突生尿意进了那大臣家的茅厕,才震惊地发现原因所在——

    这位大臣为表示恭敬,把扶苏叫人抄写的那份使用说明张贴在放草纸那篮子的上方!

    嬴政瞅了眼,再瞅了眼,又瞅了眼,越瞅脸越黑……

    那份使用说明的内容很一言难尽,它先用简短的话语赞颂以纸代布的重要意义,随后点出大王领头带领大家换用草纸的贤明做法,大家要学习大王这种如厕不忘为百姓着想的伟大精神!

    这玩意谁写的?!

    嬴政因为少年时期经历坎坷,表情管理很到位,走出茅厕时神色如常,没表现出什么不对,和平时一样亲切友好地和那位大臣聊了一会才回宫。

    大臣恭恭敬敬地送走亲临自家宅邸的嬴政,回头便把嬴政来自己家后特意去看了茅厕的事悄悄告诉相熟的友人。

    看吧,这果然是大王对我们的一次考验!我们要是没看懂大王的意思,一准要遭殃!

    别家的人知晓了这事,心中一阵后怕:还好他们没有心存侥幸。

    所有人都开始效仿那位大臣,把草纸使用说明恭恭敬敬地贴了起来,还给自家的七大叔八大爷全抄了一份,殷殷告诫他们如果想入朝为官,首先要从以纸代布开始!

    小事都做不好,大王怎么敢让你们办大事!

    嬴政还不知道自己走这一趟彻底坐实了外头滚雪球一样传开的传言。

    他回宫路上已经想明白这事明显是扶苏干的,但再回想一下,是他让扶苏自己安排人去送,也是他叫人把名单抄给扶苏的,扶苏这么做好像不算自作主张。

    就是那篇使用说明写得让人不知说什么好。

    嬴政感觉该给扶苏多找点老师,让这小子增进一下写文章水平!

    嬴政找来李斯,让李斯物色点人报上来,他要给扶苏挑几个老师,初始人选也不用太多,就选个一百个吧。

    不拘是擅长什么的,也不拘是哪国人,只要有某方面的长处都先授他们个博士,全给安排到国子学里去,回头看看扶苏喜欢跟谁学。

    李斯听到嬴政这话后差点吐出一口老血。

    什么叫不用太多就选一百个,一百个才德兼备、有资格当扶苏老师的人是那么好找的吗?

    就算可以轻松找出这么多才学过人的博士,也得考虑他们后面会不会捅篓子,回头任何一个人搞事情,岂不都是他的责任?

    李斯委婉地表示此事事关重大,应该让所有人一起举荐,光靠他一个人很难挑好一百个。

    嬴政也不在意李斯的小心思,点点头让他安排下去,尽快凑齐这批博士。

    有了习文的老师,习武的老师自然也不能少,嬴政让人比照着博士的人数挑,最好挑些战场上下来的,震慑一下咸阳城里那些没经历过风雨的小子们。

    这天族庶长正在家中吃包子,听人说嬴政让人着手挑国子学的老师了,心中非常高兴。

    他已经挑好地方让人着手改建国子学了,有嬴政支持,地方不算问题,人手不是问题,花点钱更不算问题。

    可国子学好建,老师却不好找,嬴政能直接下令召人入国子学自然最好。

    族庶长高兴地多吃了两个包子。

    相比草纸的悄然风行,过年期间面粉才是真正的咸阳明星产品。

    你看看这东西,细细的,滑滑的,手感多不一般?

    更奇妙的是,和水把它一揉,它就成了任由你揉圆搓扁的面团,可以做成包子、饼子、面条、饺子等等,还可以自由发挥,想做什么形状就做什么形状,扔热汤里随便煮熟,再沾上点酱料,滋味就十分美妙!

    这么好的东西,自己家怎么能不用上?

    达官贵人府上就不说了,你家待客要是没有面食,别人都会觉得你不重视他,居然连面食都不备上!

    至于普通人家,平时自然舍不得顿顿都吃,但是逢年过节的去换点来尝尝鲜并不过分,各家咬咬牙都能换得起!

    尤其是许多家中刚以军功挣到了小爵位的底层“新贵族”,更是要买一些来充体面,让别人羡慕羡慕自己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至于更穷的人家,他们实在舍不得去换面粉,只好时不时徘徊在磨坊周围,羡慕地看着人家拿着一袋袋粮食换走一袋袋面粉。

    偶尔有胆子大的会自告奋勇要给磨坊当帮工,他们可以勤勤恳恳推一整天磨,保证比骡子还好使,只要能分点面粉给他们就好。

    因为磨坊里的石磨数量有限,到后来几乎每天都要排着队买,所以有些勋贵索性在自家庄子仿做了石磨,自己磨面自己用。

    随着石磨数量逐渐多了起来,凡是用得起面粉的人家都已经把面食安排上了。

    有些舍不得换面粉的人,或多或少都在过年期间被一些大方的亲戚或主家用面食招待过,好歹都知道了面食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