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节
他冲永平侯摇了摇头,快步上前,跪地行礼。 在瘟疫药方泄露的时候,他就察觉到不妙,立刻销毁证据,存放药材的地点已经清理干净,赵耀也已身中数剑,跌入湖中,绝无生还的可能。 洪文帝虽心狠手辣,却不失为一个讲理的帝王,有汾阳长公主、海陵郡主、李太后在,萧湛没有证据,休想撼动他分毫。 只是宁轩没想到大殿里竟然会有这么多人,大皇子来了,内阁大臣与六部大臣也来了,气氛压抑,让人喘不过气来。 “微臣宁轩,见过皇上。”宁轩一撩大红衣摆,稳稳跪地,一派世家子弟风范。 洪文帝面无表情,声音冷漠:“宁轩,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指使江令媛谋害朝廷命官,嫁祸大皇子,证据确凿,你还不认罪?” 宁轩一惊,万万没想到竟然是因为这件事,他更没想到会是大皇子告发了他。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宁轩措手不及,他悚然变色,立刻否认:“皇上,微臣与顾金亭无冤无仇,与大皇子是嫡嫡亲的表兄弟,微臣焉会做出陷害大皇子之事?这件事一定是误会。” 宁轩转头看向大皇子:“殿下,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我对您一向忠心耿耿,您不能因为旁人的挑拨就对我生了误会。” 大皇子一声冷笑,怒目圆睁:“误会?没有什么误会,你就是罪魁祸首。枉我对你信任有加,毫不设防,你却恩将仇报,陷害于我。” “你杀了江令媛,便以为高枕无忧,死无对证?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大皇子不用装,神色就十分愤慨,一想到自己被宁轩蒙蔽多年,他心头的怒火就压不住。 “任你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江令媛会留下密信。你的所作所为悉数被记了下来。你要喊冤,还是先看看这封密信再说吧。” 密信? 什么密信? 宁轩的脸色变了又变,接过了大皇子丢过来的血书。 将血书浏览一遍,宁轩再次喊冤:“皇上,这封血书是伪造的,是旁人陷害的,微臣绝没有指使江令媛。” 大皇子冷笑。 没错,这血书的确是伪造的,江令媛根本不曾留下什么血书,但是江令媛已死,他说这是江令媛写的,那就是江令媛写的。 虽然只有七八分像,但借口说这不是用笔,而是用手指所写,倒也说得过去。 宁轩胆敢害他,就不要怪他不留情面,大义灭亲了。 宁轩感受到大皇子满含杀机的视线,转头与他对视:“这封血书若真是江令媛所写,她又怎么可能会随随便便交给旁人保管,为何不在殿下拷问她的时候拿出来?非要等到死亡之后才送到殿下手上?殿下,您不觉得奇怪吗?” “自然是因为江令媛对你还抱有一线希望,她觉得你会救她,但是又不放心,所以做了两手准备。如果你救她,那她就守口如瓶。如果你杀人灭口,那她就让事情真相大白。” 大皇子冷笑道:“至于替江令媛保管血书的人,自然是江令媛信得过的,这个人就是江伯臣的妾室乔氏,正是她把这封密信交给我的。” 汾阳长公主上前一步,插嘴道:“江令媛是原配嫡女,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密信交给一个妾室?一定是这个乔氏被人收买了,故意陷害宁轩。” 大皇子早猜到有人会这么说,幸好他早有准备,给他送密信的人不仅告诉他宁轩陷害他的事,还告诉他乔姨娘真正的身份,所以他才能找到乔姨娘,跟她设下这个计谋。 大皇子不假辞色,事先想好的说辞脱口而出:“乔氏若只是普通妾氏,她的话自然不足为信。但乔氏其实是江伯臣的原配妻子,因为与江伯臣外出上香遇到劫匪,与江伯臣走失,离开数年后才回到京城。江伯臣不欲旁人知晓此事,便让乔氏顶了她堂妹的名字回到江家,做了妾氏。” “那乔氏其实是江令媛的亲生母亲,所以江令媛才会把如此重要的证据交给她保管。” “这怎么可能?”汾阳长公主惊呼,“这未免也太匪夷所思了!皇兄,这样荒诞的说辞,您也要相信吗?” “朕这一生,不知见过多少荒诞之事。”洪文帝板着脸,冷声道:“是真是假,叫江伯臣进宫一问便知。” 宁轩脸色一白,双手攥得铁紧。 …… 江伯臣上次被单独宣召进宫,还是指证江令媛的时候,给他留下了极其不好的印象。 这次突然又被宣召,他本能就感觉到不好。 进宫之后,气氛果然很不同寻常,他战战兢兢给皇帝磕头,起身之后低头垂手恭恭敬敬站在一旁,等候洪文帝问询。 洪文帝威严的声音从上方传来:“江伯臣,朕且问你,乔氏究竟是什么人?” 江伯臣大惊,乔氏是她的妾氏,众所周知,但皇帝这么问,显然不是这个意思,他问的是乔氏真正的身份。 乔氏真正的身份是乔映蓉,他的原配嫡妻。 因为走失多年,又找了回来,他不忍她流落外头,与她有了一夜欢愉,然后珠胎暗结,将她以妾氏的身份纳回了家。 以妻为妾,乱了纲常,杖责一百,罚银五百两。 罚银不算什么,但杖责一百,却可以将他活活打死。 但皇帝在上,若是不回答,则犯了欺君之罪,官位不保,性命堪虞。 江伯臣浑身冷飕飕冒着凉气,身子一哆嗦,噗通一声跪下:“微臣有罪,乔氏名义上是臣的妾室,其实她真正的身份是微臣的原配妻子。微臣与她上香走失,分开数年。后来她回到京城,彼时微臣已经续娶了梅氏为妻,微臣并非故意以妻为妾,乃是不得已而为之。求圣上恕罪。” 洪文帝一声怒喝:“你好大的胆子!” 江伯臣又是一个哆嗦,五体投地,正要求饶,突然听到洪文帝喝道:“宁轩,人证物证俱在,你还不认罪吗?” 宁轩? 皇上呵斥的是宁轩,不是他! 江伯臣大喜,依然保持着五体投地的姿势不敢动。 既然皇上没呵斥他,那他就躲远点,不抬头,不起身,不招皇上的眼。等皇上处理完宁轩,心情好了,他才起身求饶。 宁轩脸色发白,面皮发紧,可到了此刻竟然还稳如泰山。 “皇上,微臣没做过,微臣是冤枉的。” 江令媛已经死了,只要他不承认,光凭这封密信,并不能定他的罪。 大皇子呵道:“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敢狡辩?” “微臣得罪了殿下,令殿下不喜,是微臣有错。只有一封不知真假的书信,殿下就想让微臣认罪。如果这是殿下所愿,微臣愿意认。微臣会有今天,不怪任何人,也不怪殿下,只怪微臣有眼无珠,跟错了主子,活该被推出来做替死鬼。” 短短几句话,就扭转了局面,把罪名推到大皇子身上。 “宁轩!你放肆!”大皇子一惊,忙跪地请罪,“父皇,儿臣冤枉,宁轩这是狗急跳墙,胡乱攀咬。” 这话别说洪文帝不信,连跪在地上的江伯臣都忍不住腹诽:你诳谁呢?宁轩跟你一向是一个鼻孔出气,唯你马首是瞻,很明显,你这是事情败露,没有办法才让宁轩替你顶罪。 你说宁轩陷害你,那动机呢? 他陷害你对他有什么好处? 大皇子也知道自己这番说辞不足以取信众人,他咬咬牙,把最终的原因抖搂了出来:“我知道大家觉得宁轩跟我关系很好,不可能背叛我,但其实大家都被他骗了。” “因为当年是母后宣莫氏舅母进宫,才导致莫氏舅母中毒亡故,所以,宁轩便恨上了母后,恨上了我,一直想找机会报仇。” “他表面上跟我是亲密无间的好兄弟,内心却视我为杀母仇人,恨不能除之而后快。” “不单单是我,还有汾阳姑母你。”大皇子话锋一转,说出了另外一个秘闻,“这些年您一直怀不上孩子,其实早在十几年前,你刚嫁到宁家的时候,就中了一种特殊的毒。给您下毒的人,正是宁轩。制作毒药的人,名叫赵耀,乃是制毒天才,他被宁轩收入手下,替宁轩干了不少阴私之事。这次江令媛也是死于一种奇毒,从表面上丝毫看不出来,还是我对宁轩有了怀疑之后,去开棺验尸,才发现她骨头发黑,是中毒而死。” 大皇子每说一句,宁轩的心就紧上一分。 因为大皇子没说错,句句属实,可这些事情,就连他最亲近的小厮都不知道的,大皇子又是怎么知道的? 心中掀起惊涛骇浪,脸色越发沉凝,他告诉自己不能慌,要沉住气。 汾阳长公主被这个消息震到了,她觉得不可能,但心里又有一个声音告诉她这就是真相,否则怎么解释她这些年来一直怀不上孩子? 能接近她的人,就这么几个。 宁轩,竟然是宁轩! 这些年来,她做梦都想有个属于自己的孩子,为此她求神拜佛,延医问药,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却没想到罪魁祸首就在身边。 “啊!”汾阳长公主一声凄厉的叫喊,扑过去厮打宁轩,“你还我孩子!还我孩子!” 永平侯也为听到的这些话所震惊,但他心里更在乎宁轩这个儿子,见汾阳长公主打宁轩,他忙上前,把汾阳长公主给拉扯开了。 汾阳长公主狠狠推开永平侯,眼睛泛红,形容可怖,她在洪文帝面前跪下,恨得咬牙切齿:“皇兄,汾阳被奸人所害,不能生子,求皇兄为汾阳做主。凌迟宁轩,休要饶恕。” 宁轩脸孔冷硬,捏着一把汗道:“大殿下说的这些微臣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纯属谣言。那赵耀的确是我身边的人,但他十几天前就不见了身影。” “我当时还不明所以,派人找他,如今看来,他恐怕早已遭到毒手了。若知道会有今日,我无论如何也要保护好赵耀,绝不让他有分毫的闪失。” 他倒打一耙,指责大皇子杀了赵耀,洪文帝脸色沉凝,犀利如鹰的眸子审视大皇子。 “父皇!儿臣没有!您休要听他胡说!” 大皇子暴跳如雷,理智全失,顾不得这是在大殿之上,飞起一脚,把宁轩踹倒。 宁轩被踢中心窝,喉头一阵腥甜,一股热流喷薄而出,他用手一摸,血红一片。 很好。 洪文帝护短,对几位皇子都不错,却最容不得亲近之人背叛。 若是其他人欺骗背叛,他或许不会在意,但如果是他亲生的儿子欺瞒他,他却无法容忍。 大皇子越怒,就越能证明大皇子是事情被戳穿后恼羞成怒,洪文帝就越怀疑大皇子动机。 只要洪文帝对大皇子起疑,他暂时就安全了。 宁轩捂着胸口,惨然一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殿下你想让我顶罪,跟我说一声就是,何必用这种方法?” 大皇子气得发疯,恨不能一刀给他捅死,就在此时,萧湛开口说话了。 “此案关键点在赵耀身上,其实赵耀没死,在我的别院养伤,孰是孰非,叫赵耀来,便能一清二楚。” 宁轩豁然变色,打了个寒颤。 第132章 赵耀毒术奇高,随身携带剧毒,他又跟在宁轩身边,深谙宁轩办事之道,要杀他十分不易。 为此,宁轩决定亲自动手,他计划了严密的暗杀计划,保证成功击杀赵耀。 那天夜里,为了杀赵耀,他损失了十几个好手,不过很值,因为赵耀身上中了十几剑,跌入大泊湖。 他在大泊湖边守了许久,周围并无船只,也无人来往,直到两个时辰后他才离开。 赵耀是旱鸭子,并不会水,又身受重伤,在水中两个时辰,他绝无生还的可能。 所以,宁轩才这么稳得住。 因为赵耀死了,死无对证,只要他不认,大皇子就不能将他怎么样。 洪文帝因为怀疑大皇子,一时半刻也不会杀他,这些时间,足够他喘过来气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