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文学网 - 玄幻奇幻 - 儒道至圣在线阅读 - 第955节

第955节

    第1489章 海边别院

    珠城的墨知书院中,一位老秀才站在讲台之上,面对学堂的蒙童,满面春风。

    “你们恐怕已经听过《春望》一诗,但你们并不清楚这首诗的真正意义。所有的诗词,可以笼统地分为两大类,战诗词与非战诗词。战诗词是根据文位而分,简单易懂,那么,谁知道非战诗词以何种方式分类?罗蒙,你来说说。”

    就见一个小蒙童站起来,用清亮的声音道:“是,先生。非战诗词可提高文名,由低到高分别为出县、达府、鸣州、镇国和传天下。还有更高的惊圣,一般来说,诗词不惊圣,只有文章写得好,方可惊圣。”

    老秀才点点头,道:“坐。罗蒙回答的很好。在这两种诗词中,有一类非常特别的诗词,曰‘传世’。所有非传世战诗词,皆可称之为奇诗词。何为传世?董大安,你说说。”

    就见一个憨厚的孩子摸着头站起来,红着脸道:“俺不懂。”

    众多孩子捂嘴偷笑。

    “坐,”老秀和颜悦色问,“谁人知‘传世’来历?”

    许多孩童摇头。

    老秀才道:“你们连孔圣诸经都未学完,不懂实属正常。传世二字语出《荀子》,其中《君道》有言‘守职循业,不敢损益,可传世也’。此传世是最低层次的传世,无非是留名后世而已。但传世诗词中的传世,不仅仅是诗词能流传后世,更指此类诗词蕴含的力量可以传递给他人。人族不灭,传世诗词永存!”

    许多孩子慢慢挺起胸膛,被老秀才的话语影响。

    老秀才昂起头,用极为骄傲的口气继续道:“原本只有圣元大陆之人才可作出传世诗词,而我等文界人千年来一直仰人鼻息,未曾真正与圣元大陆之人平起平坐。但从昨日起,我孔圣文界也出现一首传世诗词!是,此诗不是战诗,不能直接杀敌;是,此诗至少要翰林才能用出,无法让每个读书人使用。但,此诗的用途,不下于任何战诗词!我文界人,第一次在一方面远远超过圣元大陆!”

    许多孩子激动得小脸通红,小拳紧握,目光中充满了自豪。

    老秀才斩钉截铁道:“从今日起,你们就开始背诵《春望》,记住这首诗,记住这个叫张龙象的人,他或许会被鹿门侯或楚王陷害致死,但你们要记住,其后千载亿万士兵之思乡情,由此一人而解!今天,不学其他,只学这首《春望》!身为楚国人、珠城人,若是背不出这首诗,那就不要当读书人了!”

    在《春望》出现的第二天,这首诗犹如烈火燎原,在整座孔圣文界疯狂传播,九成的先生在当天的课堂教自己的学生这首诗。

    这是孔圣文界第一首传世诗词。

    此诗一出,拜帖如雨。

    方运却没有留在南城的军营中,而是坐着马车前往城外的东边,去一处属于珠江侯的别院。

    昨夜,张青枫等忠于珠江侯的将领前来祝贺,但军营之中不便庆贺,珠城内到处都是鹿门侯的耳目,于是众人相约来海边的凤凰别院。

    这座别院乃是张万空当年最喜欢的一处地方。

    珠城外十里外的海边有几座小山,其中有一座高约百丈的凤凰山,这座山以及附近的所有田地都是珠江侯的产业。

    马车抵达凤凰山山脚,方运道:“停下,我当年曾随父亲步行上山,自此以后,上凤凰山不坐车。”

    “是,老爷。”

    方运一撩长袍前摆,走下马车。

    正前方是一座小山,山上怪石嶙峋,树木茂盛,一条盘山道通往山腰,抵达一座庭院。

    方运的目光离开凤凰山,向东边看去。

    最近处是浅绿色的农田,整整齐齐,有农人水牛在忙碌,再远处则是蔚蓝的海洋,海风吹过,波光粼粼,海鸥声声,悦耳清脆。

    天空澄净透明,火辣辣的阳光照耀着大地与海洋。

    方运扫视那些农田与农夫,因为昨日的危险经历,突然有些羡慕这种闲适的生活。

    昨夜,方运得到确切的消息,鹿门侯的确要引发营啸治自己一个重罪,但传世《春望》一出,所有士兵的家书直飞家乡,之前士兵积累的所有愤怒不仅烟消云散,方运还获得他们的感激。

    就在昨夜,一些家书从远方直飞到珠城内,第一时间达到收信士兵的手中。

    现在,方运不仅在珠城的威望空前高涨,在楚国、文界甚至圣元大陆所有士兵的心目中都变得高大伟岸。

    危机暂时解除,方运终于看透了书山的第一重考验。

    根本不是书山老人所谓的整顿珠江军,而是楚王的杀机!

    两道考验一明一暗,暗中的考验更加险峻。

    “文名至此,想必楚王不会立即杀我,我也可以放松休息数日了。”方运正要向凤凰别院走去,路旁迎面走来一对农民夫妇。

    两位农人其貌不扬,因为海风和劳作的关系,皮肤黝黑。两人笑着问候,口称翰林先生,却与寻常人不同,没有丝毫低三下四,也不叫翰林大人,更像是敬重读书人而不是高官。

    方运喜欢这两位农人的态度,笑道此地风貌极佳,于是笑着道:“去年的收成怎么样?”

    两人停下来,农夫笑着回答。

    方运与两人闲聊了一阵,分别时,农夫还邀请方运去家里吃饭,方运答应,表示一定会去拜访。

    方运沿着山路前行,临近凤凰别院,回头向山下望去。

    两位农人迈着悠闲的步子前行,缓慢踏实。

    “或许,我这几天可以留在这里……”

    方运心里想着,继续向凤凰别院走去。

    凤凰别院门口停着多辆马车,不等方运走到门口,以张青枫和王黎为首的两位老翰林带着七位进士将军出来迎接。

    方运大步上前,一边与他们说笑,一边向里走。

    这只是一次看似普通的聚会,但对在场的每个人来说都不普通。

    对九位将军来说,他们已经彻底站在方运这一边。

    对方运来说,自己终于有了固定的班底,掌握四成的珠江军。

    十人坐在凤凰别院,在亭中喝茶聊天,迎着海风,远眺大海。

    过了一个时辰,张青枫皱眉道:“朝会还未结束,朝堂上怕是闹得不可开交。”

    众人轻轻点头,望向方运。

    方运淡然拿起茶杯,慢慢喝下,仿佛置身事外。

    第1490章 群情激奋

    王黎道:“我们便在这里等结果吧,有了结果再下山。”

    “好!今日先谈诗论文,不过,我等不能空谈,要各自准备一首与此时此刻有关的诗词,待离开之事,书于此处。待以后在珠城所作诗词增多,可结集出版。”张青枫道。

    “好!”其余几位将军双眼发亮,现在方运文名如日中天,而且有了传世奇诗,若能与他结集出版,在后世定然会被人提起。

    方运微笑点点头。

    时间慢慢过去,直到午后,张青枫才手持官印道:“朝会结束,争议很大。”

    方运道:“你说说。”

    “您作出传世诗词,功莫大焉,理当获得重赏。但是,少数人以‘国破山河在’的‘国破’诅咒楚国灭国为由,要求废除一切赏赐。一部分人却认为,这国破明显是指已经沦陷的国土,楚国有所残破是事实,并非指国家破灭,理当重赏,否则必当举世哗然。”

    “状如疯狗!”王黎忍不住大骂,其余将军也面有怒色。

    张青枫继续道:“这首传世诗词即将被圣院审议,不出意外,您会获得极多的军功。那可是圣院军功,异常珍贵。连圣院都承认您的军功,楚国为何不承认?一些正直的御史和官员据理力争,他们之中曾有人弹劾您,但现在却站在公义的一方。”

    “若有机会,定当相谢。”方运道。

    “结果如何?”王黎问。

    张青枫苦笑道:“最后争执不下,由楚王定夺,楚王只问了一句‘传世之人若逆种,当如何’,一时间百官沉默,最后事情不了了之。若我所料不错,楚王既不会赏赐,也不会否定赏赐,怕是会拖,拖到众人淡忘此事,或者拖到……”

    张青枫没有说下去,所有人注视着方运。

    方运淡然一笑,知道张青枫是想说楚王要拖到自己死。

    王黎冷笑道:“不可能!楚王再蠢也不可能杀一位传世之人。”

    “他可以借刀杀人。”张青枫道。

    多位将军轻叹。

    突然,王黎一愣,然后放声大笑。

    “怎么?”众人诧异地看着这位老将军。

    王黎笑道:“我在赵国的好友传书,告诉我一件大事,你们猜是何事?”

    “少卖关子,快说!”张青枫道。

    “就在一刻钟前,赵王突然发布王命,宣布把楚国祝融书院编撰的《张龙象教子》一文,列为赵国蒙童必读书籍之列。”王黎说完开怀大笑。

    “好!”张青枫猛地一拍大腿。

    “赵国不愧是能与秦国比肩的大国,赵王如此眼光、如此胸怀,令人佩服!”

    “这一巴掌,打得狠啊!痛快!痛快!”王黎拿起茶水当酒喝。

    无人附和,但都知道王黎说的这巴掌打在谁的脸上。

    “末将以茶代酒祝贺侯爷文名直上,鹏程万里!”苏伦举起茶杯道。

    “多谢!”方运笑着碰杯饮茶。

    “现在的论榜一定很热闹,咱们去看看!”

    在场的十人都拿起官印,进入论榜。

    方运第一眼看到一篇文章名为《论张龙象》,仔细一看作者,竟然是赵国丞相!

    方运快速浏览全文,发现这篇文章是以自己为例,论用人之道,文中处处影射楚国。

    赵国权势最大的两人竟然联手抬一人之文名!

    方运快速阅读下面各国读书人的回复,所有人都在称赞赵王与赵相的气度,甚至有人鼓动方运干脆投靠赵国算了。

    “龙象吞炭以谢。”方运回复了六个字。

    很快有人发现方运的回复,几乎所有人露出奇特的笑容,纷纷跟随回复。

    春秋战国时期,义士豫让为报主,刺杀赵襄子,事败。

    赵襄子念在他是义士,将其释放。豫让为继续报仇,改变形貌,全身涂漆,吞炭变哑,上街乞讨,连亲人都认不出他。于是他暗伏桥下,再次刺杀赵襄子,又被赵襄子卫兵所擒。这一次赵襄子不能放过他,于是他求得赵襄子外衣,以剑击其衣,以示为主报仇,后自杀。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便是《史记》中豫让留下的名言。

    而那位赵襄子,是赵国实际上的创始人,因为赠衣豫让,颇受读书人推崇。

    方运此刻以豫让与赵襄子的典故回答,十分耐人寻味。

    很快有人在下面称赞:“豫让吞炭日,赵襄解衣时。龙象临危难,赵王再赠衣。”

    很快有人拿赵王和楚王的话对比,整个论榜几乎呈现一面倒,九成九的人都在抨击楚国,甚至有人直言楚王是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