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文学网 - 玄幻奇幻 - 剑徒之路在线阅读 - 第6节

第6节

    三拐两转,进入一家装饰豪奢,楼高三层的酒楼,嘱咐伙记仔细照料马匹,随即登上三楼,倚窗坐下,往外望去,几十丈外,一街之隔,一座气派的府邸巍然耸立,门匾上两个龙飞凤舞的金色篆字‘李府’。

    “客官,您吃些什么?本店有特色……”小二走了过来。

    “挑你店里拿手的上几样,再来壶好茶。”

    李绩挥手支开小二,他有些恍惚,在看到那所府邸后,一些掩埋在心底深处的记忆开始渐渐清晰,一些人,一些事……他这才了解到,之前的原主,是个多么奇葩的悲剧。

    饭菜还未上全,这时李府侧门悄然打开,一抬四人软轿在几名护卫的陪护下走了出来,一名管家样子的老者正在门口相送,轿中主人掀开轿帘似在和老者对话,一张明丽的脸庞清晰的出现在李绩眼前,是她!

    李绩心头一震,关于他自己,关于这个女人,关于这个家,所有的一切都不在陌生……

    李氏家族并不是个传承久远,有历史底蕴的家族,事实上,李家发达不过自李绩父亲而起,用暴发户来形容似乎更贴切些。

    李氏族长李明儒,李绩现在这具身体的父亲,在二十多年前还不过是双城一名穷困潦倒的落魄秀才,其后上京赶考,屡试不中之下,终于心灰意冷,在南离国都城找了家私塾靠教小孩子读书为生。

    然后李明儒开始转运了,这家私塾,是当时南离国皇帝的侄子,丰亲王殿下的家塾,老李科考不行,然人物俊朗,谈吐出众,偶然情况下被丰亲王赏识,成为入幕之宾,又几年,更娶了丰亲王王妃的贴身丫鬟为妻,从此成为人生赢家。

    但福兮祸所倚,当两人第二个儿子出生时,王府发生了巨变,丰亲王因阴谋政变窥视皇位被下旨全家抄斩,御林军入府前,王府内宅发生了一件感天动地仆为主死的戏码,王妃把她刚刚降生不久的儿子和义仆贴身丫鬟的儿子互作交换,以续丰亲王血脉传承,

    这个事件非常隐密,丰亲王留下了血脉,李明儒两口子全了忠仆义举,就是没人问问那个可怜的丫鬟的儿子愿不愿意,这倒霉蛋便是——李绩。

    李明儒夫妻带着小王子随合府家仆被遣散,回到双城老家,靠着王府早有预备的潜藏财富发了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慢慢在双城上流阶层有了一席之地。

    这夫妻两确实忠义,尤其是贴身丫鬟,哦,现在是主母了,对小王子关怀倍至,视为已出,别说是刚生出就被扔进火坑的李绩了,就是大儿子,其宠溺也远远比不上落难的王子。当然,外人不会这么认为,他们只以为李家独宠小儿子而已。

    李绩的生活正好相反,丰亲王全家被斩,刀下独留年纪最小的他一个,据说是当朝国师华道人开了金口,什么原因谁也不知道,也许是年纪太小杀之有伤天和,也许是华道人明察秋毫早已看出这是个替代品。

    道门在这个世界的地位很高,即使是朝廷,也很少驳他们面子,不管怎么说,李绩不幸中的万幸,总算是活下来了。

    李绩的童年在幽深闭塞的宫廷中度过,他被送到宫里浣衣局,由几个年老色衰的老宫女抚养,其生活质量可想而知,能磕磕绊绊的长大,没莫名其妙的横死,真的是个奇迹。

    七岁那年,老皇帝驾崩,新皇上位后大赫天下,李绩的年纪也不合适再留在宫中,于是被送到内监局做杂役,等再长大些就可以咔嚓一刀成为光荣的另类公务员——公公,

    内监局尽为心理变态的身体残疾者,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但原主再一次表现出了令人咋舌的顽强生命力,他又在此耗过了关键的四年,当公公们的快刀既将伸向他时,新君又驾崩了,

    幸运的是,这一次上位的皇帝和当年的丰亲王有旧,不忍其后人如此不堪,虽然不可能再封他爵位,但一旨圣谕,十一岁的他终于被送回了丰王府旧人——他亲生父母身边……

    苦难结束了?不,苦难还在继续!李绩被送回来可真正吓了李明儒夫妻一大跳,他们首先想到的是,难道当年东窗事发了?朝廷这是故意送人回来看我们夫妻的表现?这是正常人最正常的考量。

    夫妻俩很快决定,坚决不能让朝廷那群坏人看出破绽,于是被送回来的李绩继续做他的小厮生涯,府里依然没人看的起他,除了肚子能吃的饱点外,仍然什么都没有,没有地位,没有朋友,没有亲情……

    又是六年过去,李明儒夫妻终于发现自己不过是虚惊一场,朝里朝外根本没人关心那个丰亲王世子的死活,他们终于决定要补偿下这个亲生的小儿子,但又不能光明正大的做,于是对外宣称李绩是李明儒老爷在外多年的私生子,这样给他一些较好的待遇也能说的过去。

    事情到了这里,李绩好歹也算修成了正果,但已年满十七岁的他已不再是个小孩子,没那么好糊弄,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了自己真正的身世,于是,李绩爆发了……

    不得不说,原主李绩根本就不是什么好人,七年宫廷,四年内监,六年小厮,这样的经历能教出什么好孩子?一朝得知真相的他理所当然的以李府主人自居,老子吃了这么多的苦,你们不应该感谢我么?这就是原主接下来为非作歹的理论依据。

    对内,丫鬟婆子仆人管家,都是他随意打骂的对象,谁让他们以前欺负老子,老子现在就是要还回来。。。对外,抢民女,吃霸王餐,打架斗殴嫖娼聚酒闹事,没他不参与的。

    尤其是李府二公子,便是那个真正的亲王世子,更是他报复的对象,在他看来,自己吃的十七年苦,完全都是因为这个家伙,于是,各种的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终于引得阖府上下,天怒人怨,神厌鬼憎……

    他错了,所谓生不如养,李明儒夫妻之所以给他私生子的地位,只是聊补过去的愧纠,可不是因为真心爱他,相比养育了近二十年,丰神俊朗,知书达理的二公子,他一个放养的混混似的性格如何能得人喜欢,

    尤其是他的母亲,把二公子看的跟心头肉一般,对原主的所作所为真正恨的咬牙切齿。终于有一天,在原主调戏了二公子新婚妻子后,他被一脚踢到慈溪自生自灭,哦,二公子的妻子,便是现在在府邸门口与人说话的那位。

    第18章 在路上

    真是跌宕起伏的人生啊!

    终于明了这家伙的过往,李绩不禁失笑不已。这完全与网文中的套路不符啊,吃一口菜,喝一口茶,仿佛自言自语,又仿佛在和幂幂中某个人聊天……

    ‘说实话,你活下来不容易,你的苦,我能理解……’

    ‘父母不爱你,也不养你,你也不爱他们就是……何必这样,搞的大家都尴尬!’

    ‘那个二公子,我也看不惯。不过仇不是这么报的,要隐忍,一击必杀……你看你,把自己搞出去了……’

    ‘那个女人,有什么好?所谓好吃不过饺子……我当然明白,脸盘还可以,身材不行,太瘦,晚上睡觉咯的荒啊……’

    ‘好吧,这事到此为止,我不会帮你做什么,我也要走了,新世界,新人生!’

    李绩在那自言自语,远远的小二看的有点瘆的慌,觉的这客人是不在犯病啊,连忙找来掌柜的。掌柜的姓刘,过来一看,不由大吃一惊。

    “三爷,您怎么来了?”

    李绩正在自嗨,耳边传来一个声音,抬头一看,这人他认识,是李府老人,出掌李府不少产业,和他关系谈不上好坏,是个明哲保身,不站队的纯商人。

    “怎么,我不能来么?”李绩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不是这个意思,三爷……您不是在慈溪公干么,怎么有空来小老儿这吃酒,早知道您来,就吩咐下面再给您上几道拿手菜了。”

    刘掌柜有些尴尬,对面这个三爷,跟混世魔王似的,是个不好相与的主儿。

    “你有心了,”李绩也不理他,自顾看着李府那抬软轿,慢慢离去……

    刘掌柜心中一沉,他是李府老人,有些隐密事也是知晓的,看李绩盯着那抬软轿,却怕生出事端,

    “三爷,您别怪老奴多嘴,有些事也不好做的太过,不好收场的!”

    李绩一楞,旋既明白过来,失笑道,

    “你怕我找那女人麻烦?你想多了,有这心情,我还不如找个窑姐儿,还省心……就是顺便吃个酒,别多心。”

    合着李府二少奶奶还不如一个窑姐儿?刘掌柜是真不知道怎么接这话,“要不,再给您上几个菜?”

    “不必,酒足饭饱,该走了。”李绩站起身,往桌上扔下一块散碎银子。

    “您这是打老奴脸了,您来自家酒楼吃酒,怎还能花银子?”一边手忙脚乱的推拒,一边小心劝解,

    “您别怪老爷夫人,他们也有难处……”

    “是啊,大家都有难处,老爷夫人有难处,我也有,你老刘没难处?”李绩斜了他一眼道。

    “小老儿这不是怕您心生怨恨,这以后不好回转……”

    停下脚步,静静的看着他,“我不仇恨,但也不原谅……对了,这半块玉佩,你帮我给他们送回去吧。”

    玉佩是李绩十八岁时他父母所赠,后来李绩为找金手指,却把它毁了,说罢,转身下楼离去。

    刘掌柜看着手中半块残缺的玉佩,心中摸不着头脑,只在想,‘这李家三郎出去一年有余,看上去却似乎与往日有些不同了。’

    午后未时,两匹键马从双城东门出,急驰而去。周国在南离北方,靠近云瀚天岭,之所以从东门走,不过是个小小的把戏而已,李绩在双城薄有恶名,认识他的人不少,稍后官府追索,只这一点,便能误导公人们不少时日。

    出双城东百十里有小镇夕安,李绩会在此留宿,留下最后的行踪,明日一早才会真正向北奔行,身份路引重新换过,在早已准备好的路引上,写着他在这个世界第一个假冒虚构的名字——月氏国读书人魏国光。

    李绩一骑双马,换马不换人,早起天不亮便启程,中午短暂休息喂马进些干粮清水,晚上黄昏既住店休整,都是通关大道,天气宜人,没几日便行出近二千里,眼看南离国边境不远,再往北便是南大陆大国郑国。

    ………………

    双城李府,庭院深处小花厅,李家家主李明儒手握一块半残玉佩,怒容满面,身旁一丰瘐中年贵妇轻声劝道:

    “老爷何必动怒?从赶他那一日起,你我便直当没有这么个孩子,此事双城知道的人不少,他所做所为,又与我等何干?”

    “杀人夺财,残害同僚,这何等大事?你说,你说他眼里还有王法么?”李明儒把玉佩往地上一掷,

    “更可恨的是,临逃亡前他竟敢来双城在酒楼偷窥我李府,退还玉佩,你说,你说你这个儿子到底什么意思?”

    妇人眼眉一竖,“我儿子?难不成不是你儿子了?当初我便劝你不要纳他入府,你非不听。。。现在可好,惹下这老大麻烦,连累我李府声誉,便是二子以后出门寻友交际,一提此子都抬不起头。”

    妇人一怒,李明儒便软了,此妇本王府王妃身边之人,素有威势,便是现下的李府,也多有当初王府下人跟随听用,就只服主母,却不知家主,他是惹不起的,“冤孽啊!罢了,罢了,便只当无有此子,生死随意吧。”

    ………………

    双城太守府邸,占地甚广的后花园一角,有一座小小的道观,观虽小,却装修豪奢,毫无修道人清静无为之意,观中三清殿,一名瘦小道人正在功课,旁边恭恭敬敬站立一人,却是双城通判。

    “你来之意,吾已明了,但天意难测,道法飘渺,此事却难,难……”良久,道人缓缓开口道。

    “上师容禀,此案下官已与太守大人议过,均以为李绩此獠擅杀同僚,性质极其恶劣,影响颇大,不应以普通案件论处,此獠狡猾,踪迹难寻,我等之意,也不是要求上师亲自出手追凶,只想求上师略启妙法,择一方向既可。”

    通判小心翼翼地说道,这李绩犯下的事确实影响太大,而且逃跑路径完全让他们摸不着头脑,这没有追索方向,只凭双城些许公人四处瞎找,怕是无甚用处。

    “如此,也罢,你且稍等……”

    道人面色古井不波,装模做样的掐诀弄法,好半天,才略显疲惫的说道,“因果在西,你等只管一路寻去便是。”

    “多谢上师指点。”通判大喜,只需往西寻找,这却是省了多少事,嘿嘿,那李绩果然狡猾,故意从东门出,却是使了个指东打西的手段,若非有道人指点,却是被他骗了。

    通判急忙下去布置,剩下道人却鄙视一笑,心道,‘这双城官府却是有点登鼻上脸,区区凡间事,竟也来麻烦我道门,真正可笑。妄测天机,修真大忌,如何轻易使得?嘿嘿,吾且让尔等白忙一场略为小诫。’

    又想,‘这个李绩,真正果决,杀人泯恩仇,不留后路,老道不用做法,也知道汝必向北去往周国。也罢,吾重法便再帮汝一次,看看汝到底有何造化?’

    第19章 异域风情

    轻骑劣马好赶路,面风背雨是旅家……

    李绩一路北上,双马轮替,甚是迅捷。不足十日,便出南离国,入郑国地界。

    旅行之道,在于前紧后松,既出国界,已不必担心官府的追捕,李绩放慢速度,想着寻一大城好好休整一番,无论是他,还是两匹马,这些时日可是累的不轻。又三日后,一座巍峨雄城出现在眼前。

    西昌城,为郑国大城,坐落于青苍江,流马河交汇之处,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工商发达,文化繁荣,是郑国最富庶的大城,双城与它相比,倒象是个村落一般。

    李绩凭路引入城,也未受到盘诘,更没有所谓的入城费之类的东西,真正显示出了一座大城的气度,胸怀。城门正门紧闭,人们皆从两个侧门进出,商人,士子,农夫,小贩,煕煕攘攘,密而不乱。

    牵马走进城门,一股干净整洁的气息迎面扑来,城中道路皆以青石铺就,道旁房舍也以二,三层小楼居多,砖石结构为主,不少楼宇还雕梁画柱,尽显奢华。

    李绩于道旁找了个闲人,许下半两银子,言明寻个安静,整洁的客栈,这钱不白花,闲人是本地人,得了外财十分巴结,带李绩走了半晌,领到文和客栈门前。

    客栈不大,但地理位置优越,十分幽静。李绩甚是满意,要了间上房,又把马匹安顿妥当,再吩咐伙计打了热水,痛痛快快洗了个澡,往床上一倒,立刻沉睡过去。

    这一觉好睡,直到第二日早晨才醒来,只感浑身清爽,疲惫全消。自从双城逃亡而来,一路奔波,无论身体,心理的压力都是不小,现在总算安全,总要好好领略这通埠大城的风情。

    西昌,古称文汇,取雅文共赏,才子汇聚之意,是郑国,乃至北域寒洲文风最盛之地,千数年来,这里诞生了无数名闻洲陆的大诗人,大文学家,大词曲家,是北域士子们的心中圣地,文域殿堂。

    李绩一路行来,感觉尤甚,街道上,除了需要为生活奔波的底层百姓外,最多的便是长袍阔袖,羽扇冠巾的读书人,尽显优雅文气。道旁店铺,也多与读书有关,笔墨文具,书局印刷,就连空气中,似乎都隐隐浮动着一股纸墨之香。

    ‘松溪水畔采硯人,名阁深处纸墨香’,说的便是这种场景吧。

    李绩走在街道上,自觉与周围环境却是有点格格不入,象他这般,短褂束衣,快靴绑腿,背负长剑武人装束的,却是极为罕见。

    想到自家路引上月氏国读书人的身份,不觉微微尴尬。‘看来必须换套行头了,现在这样子也太扎眼,没的引人注意。。。’

    李绩想到就做,瞥见一家成衣店便一头扎了进去。

    等李绩从成衣店出来,整个人已焕然一新,一件月白色文士长袍在他钢条般身体上尽显挺拔,美中不足的是他面相普通,肤色偏黑,离风流倜傥还差的十万八千里。

    文士帽也买了一个,没办法,在慈溪为了打仗方便以及前世的习惯所以剃短了头发,这在偏僻多民族混居的慈溪没有问题,但走出这个世界,才发现世人大多束长发,这和前世古代一样,故此戴顶帽子遮掩下。

    快靴他没换,这关系到生死,文人们的厚底官靴实在是太影响身体灵活了。重剑没法再系在背上,只好找把剑鞘系在腰间,重剑太细,和剑鞘完全不配,也只好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