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吾家有福在线阅读 - 第75节

第75节

    唐安芙:……

    后来,齐辰还是如愿去到了他想去的地方,唐安芙被软磨硬泡没办法,只得为爱修改了自己的原则,并且暗自祈祷,这件事不要被谢氏知道。

    她陪齐辰出席私宴,谢氏就警告过她,让她今后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后行,不要落人把柄,若是被谢氏知道唐安芙陪齐辰去青楼,那不堪后果唐安芙想想就觉得可怕。

    作者有话要说:  终究还是……去了。

    第66章

    唐安芙怎么也没有想到, 自己有一天会跟个男人到青楼里寻欢作乐。

    她就搞不懂了, 这种事情在家里也能做,也能翻各种花样,为什么非得到这种风化场所来,不会觉得别扭吗?

    事实证明, 齐辰非但不觉得别扭, 他还超乎寻常的兴奋。

    唐安芙除了两人刚成亲那会儿, 应对齐辰这方面懵懂且孜孜不倦的需求会稍微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第二天萎了是常事,但经过这段时日的不断磨砺,已非昔日吴下阿蒙,自问在齐辰正常的状态下, 她完全可以游刃有余的应对。

    然而,喝醉酒到了风化场所的齐辰,那就好像游龙入海, 虎啸山林,激烈的狂风暴雨把唐安芙打的难以翻身, 毫无招架之力, 后半夜基本废了, 甚至唐安芙感觉自己能捡一条命都是上天眷顾。

    从来没有这么累过。

    直到天方鱼肚白时,齐辰的兴奋劲才算过去, 酒也醒的差不多了,看着唐安芙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惨状,暗自倒吸一口气反省。

    抱住她在怀里一直睡到太阳初升。

    唐安芙咕哝一声, 身子一动就是一声痛呼:“哎呀——”

    “哪里疼?”齐辰紧张问。

    唐安芙眼睛还没睁开就在他胸膛上蹭了蹭:“哪儿都疼。”

    “对不起,我没控制住……”齐辰悔恨说。

    唐安芙微微睁开双眼,特属于青楼中艳红艳紫艳俗的承尘帐幔提醒着她此乃何处,心累的闭上双眼,眼不见为净,顺便换了个姿势:

    “你喝醉酒都这样?”

    “嗯。差不多。”

    唐安芙警惕问:“那时没我,你怎么解决?”

    这个问题,唐安芙从昨天晚上就开始想,齐辰要是喝醉酒都这个状态,他就没找过别的女人解决?要是找过……唐安芙想起来心头就发堵。

    “古佛寺禅院后山有个瀑布,我心情烦躁难以自控的时候,就到瀑布下面去坐坐,冲冲水也能好。”齐辰老实交代。

    唐安芙:……

    虽然方法有点无语,但唐安芙清楚的听见自己悬着的心安稳落下的声音。

    行吧。

    累是累了点。

    但看在他这么乖的份上,唐安芙觉得自己还是可以忍受的。

    “你怎么样,还起得来吗?”齐辰略感羞愧问。

    唐安芙遗憾摇头:“起不来。”

    “那我抱你出去。”齐辰说。

    唐安芙左右看看,这艳俗的房间,白天看着越发辣眼,她不想待在这里休息,让齐辰抱出去是个不错的选择,最多她把脸遮严实一些嘛。

    好在,昨天齐辰说要来这春意楼,王伯就先过来把这整个楼层都给包下来了,这楼层有一座直通后门的楼梯,专门用来给一些见不得光的客人离开用的。

    齐辰抱着唐安芙从后门出来,王伯早已驾着马车在外等候。

    唐安芙身上裹着连帽披风,只要维持这个造型等着齐辰把她抱上马车,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就神不知鬼不觉了。

    可有的时候,人越是不愿意发生什么就越可能发生什么。

    齐辰正准备抱着唐安芙上车,忽然天降小贼,从春意楼旁边的屋檐上直接跳到了王府马车顶棚上,齐辰以为是刺客,抱着唐安芙就是一个旋身避让,唐安芙盖在头上的披风滑落。

    风影突然出现,一脚将马车顶上的‘刺客’踢了下去,‘刺客’重重的摔在了春意楼后巷堆积的杂物堆里。

    风影出手如电,将那‘刺客’从杂物堆里提出来,只听那还没干嘛就已经鼻青脸肿的‘刺客’慌张求饶: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我,我把张小姐的肚兜还给你们,保证今后再不采花了,大人饶了我吧。”

    肚兜?

    采花?

    唐安芙、齐辰、风影、王伯:……

    什么鬼?不是刺客吗?

    正不解之际,就听巷子口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两个穿着巡城官差服的人从春意楼后巷入口跑入,边跑还边说:

    “就这里!我看他跳下来了。快!”

    两人跑进巷子后,一眼就看见被风影提在杂物堆里的‘刺客’,跑在最前面的唐安杰大喝一声:

    “好你个采花贼,可算抓住你了!”

    说着话的功夫,唐安杰和另外一个巡城官差就跑到了风影身前,拿着锁链,将被风影掐住脖子的‘刺客’给捆住了。

    捆好了之后,唐安杰想起来旁边还有个见义勇为的侠士,拱手道谢:

    “多谢这位壮士出手,这采花贼恶贯满盈,这个月已经连采三朵花了,今日有壮士相助,总算将他缉拿归案,不知壮士姓甚名谁,在哪高就,可愿随我们回巡城衙门领赏?”

    风影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被人误会成见义勇为,还要他去领赏……目光下意识往齐辰望去,唐安杰这才顺着风影的目光,往春意楼檐下的两人望去。

    这不看也就算了,一看他那两只眼睛就不由得瞪成了铜铃。

    “唐安芙!!?”唐安杰惊讶:“你怎么在这儿?”

    唐安芙一手捂脸,躲入齐辰的肩窝逃避被发现的事实,唐安杰这才发现妹子不仅在场,她还给个男人抱着,再看那男人的脸……

    “还有王爷,你们俩……”

    唐安杰震惊不已的将目光向他们头顶上三个不算大,但绝对能让人看清的字看去——

    春意楼。

    有那么一瞬间,唐安杰甚至疑惑这春意楼就是个普通茶馆儿吧,妹妹妹夫一大早来喝早茶……个屁!

    他都在春意楼附近巡视好多天了,能不知道这里是做什么勾当的吗?

    唐安芙两手捂住自己的脸,闷声对齐辰说:“还愣着干什么,走啊。”

    齐辰回神:“哦,好。”

    说完还对目瞪口呆指着他们一副见了鬼表情的唐安杰点头致礼,抱着唐安芙上了马车,留下唐安杰在春意楼后巷中风中凌乱。

    **

    唐安芙春意楼一行,元气大伤,足足在家休养了三四日,王伯天天给她送大力丸来,唐安芙一开始是抗拒的,后来试着吃了一两顿,感觉确实有点作用,才就此改观。

    中秋过后,菊花盛开,又到了每年谢氏做菊花酒的时候。

    谢氏做的菊花酒醇香远飘,甘冽爽口,唐益最爱喝的一种酒,也不吝请身边的朋友喝,以至于给谢氏养出了一大堆忠实的酒友,到这时节,用不着唐益招呼,那些被勾了酒虫子的人就会自动自发的到唐家讨酒来,可谓供不应求。

    所以当谢氏派人来喊唐安芙回去拿酒的时候,唐安芙很是惊喜。

    回到唐家,谢氏正和元蕊娘在院子里晒洗干净的菊花瓣儿,谢氏一边晒一边教,元蕊娘很用心的听着,连唐安芙走到她们身后她们都不知道。

    “……花瓣一定要晒干,要时常翻弄,像这样……”

    “咳咳。”

    唐安芙在两人身后干咳一声,元蕊娘吓了一跳,谢氏则连头都没高兴回:

    “回来就回来,鬼鬼祟祟的。”

    唐安芙冤枉:“我哪里鬼祟,明明是阿娘急着教媳妇儿,才没听见我的脚步。”

    元蕊娘红着脸噙着笑横了唐安芙一眼:“就你会打趣人。”

    谢氏护着媳妇儿,对元蕊娘说:“蕊娘别理她,去把那边一篮也翻一下。”

    “哎,好嘞。我去翻,伯母先歇歇。”

    元蕊娘对谢氏言听计从,让干什么干什么,唐安芙仿佛已经看到几个月后婆慈媳孝的场景。

    谢氏将手边的花瓣翻好后,揉着心口坐到一旁石桌旁摘花瓣去了。

    唐安芙跟着过去,问谢氏:“阿娘心口又疼了?”

    谢氏上一世就总犯心口疼,吃药多年也不见好,唐安芙跟着裴景去战场后第二年,谢氏就故去了,唐安芙连母亲最后一面都没有见着。

    “不碍事,每年这时候都犯个几日病。不过近来吃了药好多了。”谢氏说完,像是怕女儿担心般,就将揉心口的手放下。

    唐安芙若有所思拿起两朵明□□花,有一搭没一搭的摘花瓣,想着回头最好请太医来给谢氏诊断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毛病,若是能早些治疗,谢氏能不能多活几年。

    “阿娘素来吃的是哪里的药?怎么总不见好。”唐安芙问。

    谢氏说:“老毛病了。也怪不得。往年吃的都是永葆堂孙家的药,今年开始吃平安堂左家的药。还别说,左家的药吃了比孙家的药感觉像是要好一点。”谢氏说。

    唐安芙一愣:“平安堂左家?左立春吗?”

    谢氏不解:“左立春?哦,你说的是小左大夫吧。我的药是他父亲老左大夫开的。”

    是了,这时候左立春的父亲还在,他是跟唐碧茹成亲之后才接管平安堂的。

    左立春是唐碧茹的第一任丈夫,当年裴景带唐碧茹回侯府时,唐安芙派人调查过,所以对他有点印象。知道他平日有服食丹砂的习惯,后来一夜间突然暴毙,七孔流血,中毒而亡,都说他是误服过量丹砂导致死亡,但唐安芙查过以后,觉得这可能性不大。

    左立春自己就是大夫,他当然知道服食多少丹砂才不致命,怎么可能误服过量呢。

    而且,左立春死的时机就很可疑,是在唐碧茹搭上裴景之后,而左立春死后,左家兄嫂一口咬定是唐碧茹害死左立春,但最终被裴景给压了下去,她兄嫂关了平安堂远走他乡,再没回过京城。

    唐碧茹以寡身带两个左家的孩子被裴景迎入侯府。

    这些都是上一世的事情,而唐安芙却是第一次听说谢氏吃的药是左家开的。

    “孙家的药不好吗?您怎么突然想起来换左家的药吃了?”唐安芙问。

    “也不是不好,就是没什么效果。正巧上回我去赵家,赵夫人也有这心悸的毛病,她推荐我吃左家的药,我试着吃了两幅,感觉还可以。”谢氏说。

    唐安芙说:“要不请太医看看吧。”

    “老左大夫就是太医出身,他寡言少语不擅交际,要不然平安堂的药肯定能享誉京城。”谢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