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大宋好官人在线阅读 - 第五百八十七章:治标之法

第五百八十七章:治标之法

    这样一来,黄河泥沙就不成问题了。只要黄河淤积被清理了,黄河哪里还会泛滥得起来,哪里还会决口?

    当然嘛,这采沙量肯定比不得后世,张正书估摸着一年能有两千吨已经很不错了。但你要注意,这基本是没有成本的生意,只要肯下苦力,就能赚到大把大把的钱。

    只不过这个法子见效慢,虽然是治理黄河的根本法子,却不能解决迫在眉睫的河患。

    即便是张正书打算扶持秦凤路、永兴军路等西北州府种植果树,特别是黄河沿岸的州府,一旦广植果树,那肯定会大大减少泥沙被暴雨冲下黄河的几率。恢复了植被之后,黄河上游的问题也解决了,黄河日后自然就再无大河患了。

    这个法子,张正书并不打算跟满朝诸公说,甚至不会跟赵煦说,因为这个治理办法耗时实在太久了,没个十年,根本看不到初见成效的那日。

    但是,张正书知道,这才是治根之法,可那些官员为了政绩会选择这个法子吗?用屁股想都知道不会的。哪怕是皇帝,也心里打鼓,这法子到底能不能成?反正张正书也不打算做官,更不打算名留青史,而种植果树可以收购来酿造果酒,可以让当地百姓有稳定收入来源;采沙能让不少渔夫、挑夫、流民都有个活做,还能促进水泥的销量,怎么说张正书都是有赚头的,只不过赚得少一点罢了。

    治标之法,张正书也有,因为他手握利器——水泥,可以预先在内黄口筑起堤坝。这样虽然能暂时不让黄河决口,可也加重了下游百姓的负担,接下来张正书就不知道黄河失去控制后,会在下游哪个地方再次决口了。

    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主动开掘支流,把黄河的水量分流出去,那压力自然会大大减少了。或者建立一个水库,把黄河的水都储存起来,负担起泄洪的责任。

    数管齐下,黄河也不是没办法治理的。

    只是嘛,这几个法子都涉及钱银问题,大宋就无能为力了。宋朝国库早就被三冗问题拖得赤字累累了,哪里还有那么多闲钱去治理黄河?而那些大臣,高官,一涉及到治理黄河问题,只懂伸手要钱,可提出来的法子,却没有几个是靠谱的。也难怪,他们又不是真正的治水专家,除了要钱以外就什么都不会了。毕竟这些文人士大夫学的是圣贤大义,满脑子都是“谏天子效法三代,终至天下升平”。可三代的时候,人口有那么多,黄河有这么咆哮吗?都不用脑袋想想的,圣贤说三代之治好,他们也跟着说三代之治好,效法三代什么问题就解决了。

    扯淡!

    张正书看不起宋朝这些当官的文人士大夫也是这个缘故,除了满嘴跑火车之外,基本没啥建树了。看看大宋用文人来治水,黄河却比任何一个朝代泛滥、决口的次数都要多,可花费却是历朝历代之首。当然,这也是有历史缘故的,因为从秦到唐,都一直用关中、西北的木材,大肆砍伐导致生态失衡,水土流失而黄河泥沙淤积太甚,到了宋朝黄河才如此无法束缚的。

    但是宋朝文官们的“功绩”也不容忽视,要不是他们瞎指挥,没有实地调研论证,一拍脑袋就一个想法,黄河也不会一年比一年泛滥。

    好在,张正书是一个穿越人士,他有的是办法不用国库一文钱就能治理黄河,但是这个法子必须要赵煦点头才行。没有赵煦撑腰,张正书有再好的办法,也不能一下子把黄河给治理了。

    “看来,还是得让王庆传个话,让他告诉赵煦,我有办法治理黄河……”张正书如是想着,结果下一秒钟就收到了皇城司的密信,原来是王庆邀他去顺天门内的官营酒肆里商谈事宜。张正书二话没说,就乘车出门了。

    顺天门内,人来人往的,唯独靠近城门口那间酒肆格格不入,连多余的酒都没。

    一辆四轮马车停在这酒肆门前,里面的小厮也没迎出来。

    这时候,一个身穿着宝蓝色丝绸的贵公子,施施然地下了马车。

    虽然汴梁城中此时四轮马车已经可以时常见到了,但是这一辆四轮马车却很特殊,因为车牌上面全是阿拉伯数字“0”,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大桶张家”的四轮马车。

    “要买酒吗,去登记罢……”

    门口处的那小厮,也不起身,懒洋洋地说道。

    来人正是张正书,看到这些皇城司亲事官扮的小厮、掌柜,忍不住摇了摇头,心道:“怪不得之前皇城司穷困得要去勒索富户了,哪怕是守着一个官营酒肆,也赚不了钱!”

    “来一斛酒,送到二楼包间。”

    这是皇城司情报人员的暗语,王庆也说给张正书知道了。

    这几个皇城司亲事官一听,立即行动了起来。虽然他们对赚钱的事不热衷,但是涉及到情报,再加上他们都认得张正书,手里可是持着官家亲授的令牌,这就足以让他们不敢怠慢了。

    待得张正书刚刚在包间坐好,王庆就鬼鬼祟祟地进来了。

    “小官人,那郭知章的把柄,我们都拿不住!”

    王庆一见到张正书,就开始大吐苦水,说道:“这老小子好像真的是忠臣一个,平日里跟同僚不和,也不往来;好像也没甚么朋友,平日里宅院里就好像死气沉沉一样,半点生气都没……”

    “他怎么会没有朋友,黄庭坚就是他的至交好友嘛,但估计黄庭坚也不知道他内间的身份。”张正书随口说道,他之所以知道这个隐秘,完全是通过系统查到了史料记载。

    王庆哭笑不得地说道:“小官人,这黄庭坚现在还在戎州哩!”

    张正书一愣,然后才明白过来。但凡是后世出名的诗人、大文豪、书法家、词人等等,都是要被贬官了、不得志了、生活穷困潦倒了,才有名篇问世的。这黄庭坚自然也不例外了,他要不是被贬,怕也没有后世这么大的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