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文学网 - 都市青春 - 无间枭雄在线阅读 - 第1116页

第1116页

    “你刚才说活死人术是巫族的术法?”

    野鹤额首道:“活死人术位列元界十大禁术前三,是巫族大德在盘古元界时期所创的,据说能贯通生死之道,将人体进化到不生不灭,无坚不摧的境界,任凭什么法相道念都不能克制,所以太昊元圣早就传下法旨,任何人修行此术,便是整个人族的死敌,必须立即将他形神俱灭。”

    “你是怎么看的?”顾天佑问道。

    野鹤道:“贫道以为太昊说的不错,巫族术法合魂入魄,以自身模拟万法道相,成就不败魔躯,巫族人崇尚本能,嗜杀戮为天职,比之那些愚蠢的蛮族和性灵复杂成就有限的妖族的破坏力要大的太多了。”

    顾天佑笑道:“那你现在岂非可以把我这个修习巫族邪术的家伙交到上面去请功了?说不定还能替你洗白顺天道成员的身份呢?”

    野鹤摇头道:“贫道以为术法皆来自天道,只有高低之分,而无正邪之说,巫族的炼体入道求的是融汇天地万象于自身体魄中,将自身强化成与天地同寿的不灭实体,这难道不是一门很了得的圣术吗?”顿一下又道:“贫道以为术法本身无错,只是依此法求道过于艰难,自身要承受的痛苦太甚,所以心魔难伏,才会容易入邪途,以杀戮吞噬来掠夺他人元魄。”

    “说得好!”顾天佑经过这一劫,已然明白巫族邪术无论何种名目,有多少特别讲究,其最终目的就是破灭五行阴阳,融三魂道相于神魄,求的是返祖归于混沌,将自身化作混沌神魔之躯。虽然这种求道方式与其他门派追求性灵,借本身命魂道相之力来师法自然求道的方式背道而驰,但究其根本,却远算不得什么邪术。

    野鹤有一点说的很对,巫族邪术以神魄为根基,炼体入道难免要承受太多痛苦煎熬,道心难以稳固,自然容易堕入魔道,行损人利己的残绝之术。以活死人术为例,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修习此术,最后都化作性灵蒙昧,一切遵循本能,以血食元炁为食的邪魔。

    野鹤道:“贫道与你相识这么长时间,在你身上只见到性灵勃发,人之天性在你身上简直展现的淋漓尽致,如此大性大灵之人,又怎么会是巫族那些残忍邪魔可比的?”

    顾天佑道:“有你这句话,老子就算没白与你结交一场,这巫族活死人术我是在地表世界时被动修习上身的,当时只是为了保命,误打误撞将此术前期的七魄合一练成了,而后又在黄兄弟和禅宗高僧的指点下领悟到以心为神,虚拟七魄的强体之术,收心猿锁意马,总算没有堕入血食魔道中。”

    接着道:“之后功夫日益深厚,发现武道尽头终将归纳于道,而人之本初,最接近道的莫过于自身三魂本相,体悟自然,引入与自身契合的元素灵韵后,这三魂本相才进化成现在的三魂道相,如今道相已是大圆满,再求寸进都不得,虽然如此,却从没想到要将三魂合一七魄归元。”

    野鹤微微动容,道:“想不到顾兄入道的经历竟是如此曲折,你说来轻巧,贫道却听出其中许多不足外人道之艰辛困苦,实在忍不住钦佩顾兄的毅力,贫道恩师邹衍先生曾言道,修道者未必都是惊才绝艳之辈,成道者却必定是心性坚忍勇毅过人者,否则,纵然空有绝高天分才情,也休想攀登上至圣大道。”

    “不过是时势造英雄,人怕逼,马怕骑罢了。”顾天佑主动改变话题,话锋一转道:“我这会儿觉着好多了,咱们现在过去跟那几个谈谈吧。”野鹤刚要说什么,顾天佑摆手拦住他的话头,抢先道:“丑话说在前头,这赵家的船是怎么追来的,又为什么这么针对我,大概你心中也有数,待会儿问到吉娜的时候我若是有什么不好的举动你要多担待。”

    第612章 哪里都有汉奸败类

    大日龙城,千佛塔冢,大雄圣殿中心深处。

    梵天至尊佛释迦道场内,号称独辟三座小千灵界,创轮回之道的释迦教主高高在上,大日金光六丈法身盘坐在九丈九尺高的莲台法座上,宝相庄严,神目如灯,仿佛能照前世今生来世。

    莲台法座下方,数百罗汉,十几位大圣菩萨分列两边。大殿的正当中,一红一白,一老一壮,两位僧人站在那里,白衣者看上去相对年轻些,身着红袈裟的则是个垂垂老朽的僧人,皱纹堆垒,满脸寿斑。只看皮相已是风烛残年,似乎一阵风就能终结他的阳寿了。

    莲台法座上,释迦教主目视红衣老僧,道:“左右使者,禅宗七祖远来是客,应赐坐。”

    “心安处既自在,安坐与不坐又有何妨?”红衣老僧谢绝就坐,一指身旁白衣僧侣,道:“释迦教主,老僧此来是受师弟圆空委托,向教主介绍一位来自盘古元界的一位轮回之道的同修。”

    “你师弟圆空?”释迦教主微感惊讶,道:“就是那个死守地表人界,历经三世无量劫,号称闭目查三界,睁眼见轮回,超脱生死道之外的无量佛?”

    “物相是嗔,物相是痴,九戒不戒,诸法性空。”白衣僧双掌合十道:“小僧秦当空,拜见教主。”

    释迦教主坦然受之,宏声问道:“禅宗说轮回佛法不过是镜像虚相,慈悲既是消极,以心照镜,不问前生不求来世,不修性灵而只求常驻此身而为禅修,虽自称佛道却与巫族邪道何异?”

    秦当空道:“万法皆求圣,而圣人之心常寂常照,寂则一尘不染,照则遍觉十方。”接着又道:“此心既不住内,不住外,不住中间,三际空寂,而又无所不住,无物不照,如此一来本我已得自在,又何必求前生我来世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