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皇后的白月光另有其人在线阅读 - 第31节

第31节

    雁回一愣,‘谢’乃国姓,这天下有谁敢姓‘谢’!

    谢解意,郦王庶女,当今天子堂妹。

    一桩惊骇不够,前厅的屏风外,朱公公颤着的声音传来:“禀娘娘,安美人不见了!”

    雁回:“!”

    她往后退了一步,手堪堪扶住摆着绿植盆栽的圆几,阿君要来扶,雁回摆了摆手道:“无碍。”

    她心中一阵心悸,谢昀说他自有分寸,他的分寸便是和同姓的堂妹交颈而卧吗!有违伦理,大逆不道!

    压下满心惊疑,雁回让暗卫隐去身形,这才忙不迭地往外走。

    屏风外惊絮和朱公公见她一副火急火燎模样,只觉不妙。

    雁回问朱公公:“圣上何在?”

    -

    郦城城墙,谢昀眯眼睨着城下的人与马。

    为首的便有昔日大梁的丞相,张炬。

    谢昀看着城下敌寇,心中对来犯人数已经了然,一副不屑模样。而身旁枉顾君命的国舅爷扣好了笑脸壳子,看着城下的来势汹汹道:“张炬旁边那人是蛮夷的少将军呼伦盛,此人诡计多端,圣上……

    “哦?”谢昀面上无甚表情,打断道:“与舅舅是旧识?”

    国舅爷无奈,接着方才的话道:“圣上莫要轻敌。”

    谢昀一晒:“如今兵临城下,又有敌友不明的舅舅,朕哪敢轻敌?”顿了顿,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他笑了下道:“舅舅威风赫赫,若是与蛮夷来个里应外合,朕倒真是万劫不复了。”

    国舅爷真的很想将面前这人狠狠揍上一顿,他只后悔昨夜为何一脚没把这人踹死,省的他今日又生龙活虎搁这气他,又将万千将士的性命视为草芥。

    他右眼直跳,但耐下性子好生对谢昀道:“圣上,大敌当前切莫儿戏,如今你为主帅,这千万将士的性命皆系于你手,你……”

    有将士上前,在谢昀耳畔说了几句。

    谢昀眉头一紧,脸色明显不悦起来,复杂地看了国舅爷一眼:“你与皇后合起伙来气朕吗?”

    国舅爷被谢昀倒打一耙,只觉胸腔里憋了一口上不得上下不得下的气,但到底是压下性子问:“圣上何意?”

    “呵!”谢昀下颚一抬。

    国舅爷顺势而望,与一众将士中寻到雁回的身影,如珠玉在瓦砾之间。

    谢昀吩咐:“让她回去。”

    将士得令去做,可已知安美人身份的雁回哪肯。那高于雁回一阶的将士架着长矛挡去雁回去路,传话之人一遍遍地乞求雁回离开城墙。

    不是雁回任性,她必须将安美人的身份告知谢昀,可与堂妹苟且乃天家丑闻,谢昀不见她,不听她所言,她顾及谢昀颜面,却不能高声喧哗。

    国舅爷见此景,谓于谢昀道:“皇后似有要紧事。”

    谢昀睨他:“再要紧,比不比得过大敌当前?”谢昀又道:“舅舅不是念着皇后吗?怎的此时丝毫不顾及皇后安危?”

    国舅爷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咬着牙道:“因为我有本事将护她个稳稳当当!”

    说罢竟往雁回方向去,随后伸出一只手来,他的手骨节分明,生的很好看,手背上有一条陈年旧伤,但丝毫不影响美观,相反的还有锦上添花的作用,让人乍一眼看上去,只觉安心。

    而如今,这只手手心向上——是要牵她的意思。

    雁回愣了下,抬眸,看见了纵有念想却无私心的国舅,以及他身后好整以暇眺望的谢昀。

    作者有话要说:  同姓的堂兄妹是不能结亲的。

    谢昀:我来当违背伦理的表率!

    --

    谢谢支持鞠躬,还有一更。

    自夸勤奋ing。

    第36章

    雁回看着这手,

    垂眸,轻轻地放了上去。

    她尽可能地让自己表现地寻常些,当指尖碰到国舅爷的掌心时雁回下意识想逃跑,

    但终是克制住了,她手指轻轻在国舅爷掌心摩挲向前,

    将自己的掌心覆在国舅爷掌心时才惊觉那人的手指轻颤。

    雁回心底情绪顿起,一股无法言说的冲动在她心底疯狂叫嚣着推翻了她之前的种种理性想法。

    她手上使了劲力,借力于这只手掌,一个跃身修长的腿在半空划出一道优美的弧。她翻过阻碍,便收了手,那人亦然。

    没有多余缱绻和留恋,有的只有避不完的嫌,只有枷锁般的伦理人常。

    雁回再抬眸时,

    目光从国舅爷擦过落在他身后沉默的谢昀身上。

    将众人屏退三尺后,雁回才上前对谢昀道“圣上,

    臣妾有要事禀告。”

    谢昀复杂地看她两眼,然后再也不看她,将目光放在城墙之下,

    那敌寇来势汹汹即将兵临城下“若是为谢解意而来,

    现在便可回去了。”

    雁回也不意外,来寻谢昀的路上雁回便想到了这点,

    她道“圣上,

    方才臣妾与……男子接触若让朝中文武百官知晓了,虽臣妾身揣要事但免不了有人弹劾。一如圣上,圣上深谋远略,臣妾愚钝亦不敢揣测圣心,但以臣妾这个计谋之外的人看来,

    圣上所做实在难以苟同,此事违背伦理大逆不道,臣妾未尽劝谏之言,有失职之罪。但哪怕臣妾因此丢了性命也是微乎其微的小事,若让圣上失了君威是大啊!”

    谢昀有些意外,偏头睨着雁回不屑道“装作大义凛然,实则以公谋私。”

    雁回“……”

    国舅爷就在他们身后,她不知道国舅爷有没有听见谢昀这声。雁回实在是想不明白谢昀这脑子里到底装着什么,明明他对自己无意,在意这画上之人可以说是颜面作祟,可偏又毫不顾忌。

    雁回没再说什么,她亦没有转身去看国舅,只觉得身后有一道目光直直的凝着自己。

    谢昀眺望远处,他刻意放走的张炬混在蛮夷之中。蛮夷不愧‘蛮’字,其族人蛮横高大,长相粗犷,张炬混在其中倒显异类。大梁建国以来便与蛮夷势如水火,两国是天生的敌人,然此时,张炬却比蛮夷更显恨意。

    蛮夷少将军呼伦盛将军队停住,他古怪地看着郦城城墙下这一大片甚至可以算是一望无垠的黄土空地,随后叽里咕噜对张炬说了什么。

    张炬一犹豫,随后驾马往空地而去,身后跟着的保护的人只有寥寥,甚至刻意与张炬保持着距离。

    谢昀眼睛微眯,‘啧’了一声。

    当时谢昀故意送了张炬一张郦城的城防图,被张炬用来作蛮夷的敲门砖。这城防图半真半假,真的部分引蛮夷入瓮,假的部分便是城墙下这块辽阔的黄土地。

    郦城城下有暗河,河中机关无数。

    当蛮夷的千军万马不慎踏上这堪堪掩住暗河的黄土,如同误入陷阱。届时束手无策只能任由大梁的皇帝宰割,所以当张炬拿了郦城的城防图时,蛮夷才会无条件地支持张炬,只因这郦城城防图太重要,重要到哪怕知道其中有诈,蛮夷也会愿意出手一试,攻破郦城可以算破了大半个大梁。

    但谢昀无所谓,他策反张炬目的本就不是为了收拾蛮夷。

    郦城城牒之上,弓箭手拉弓纷纷对准城下的张炬。大梁的帝王连戎装都未着上,他一身玄袍,戴着象征无上地位的金龙冠,脸色阴郁,他站在高处吹着高处的风,袖袍飒飒,威风凛凛。

    城下张炬怒斥谢昀罪状。

    “若无我张家,你谢昀早就是废太子了!”张炬一手勒着缰绳,一手直指谢昀“想不到我张某人也是胸口捂蛇,你杀我儿,害我女,抄我家,我张炬与你不共戴天!”

    雁回皱眉,张炬是在谢昀登基后才官拜丞相,以前充其量不过是个大理寺卿,手中权力比不得六部,更无兵权,那时的张家甚至不如现在的雁家,又如何力保谢昀?

    况且当年亲审国舅爷亲信的就是他张炬,他明知谢昀与国舅爷亲近,还反过头站队?张炬此言实在让人诧异,雁回忍不住向谢昀打望,想知道谢昀的反应。

    谢昀神情寡淡,并无反驳张炬之意,他的沉静反应更像是默认了张炬的话。他微微抬了手,就有人抬上来一个用绳索捆成粽子的人。

    这人被谢昀以头朝下的姿势挂在了城墙之上。

    “张炬。”谢昀开口“可认识这人?”

    张炬定神一看,看清那人面容后顿时被谢昀气得喷出一口鲜血。谢昀确实很会抓人软肋,也很懂运筹帷幄。城墙上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被雁回以贵妃自戕为由请逐出京的张央程,张央程刚一出京就被谢昀的人抓了回来。

    谢昀断他手断他脚,却偏要留他一口气。张央程受此折磨,奄奄一息早就没了往日的容光焕发,可谢昀偏偏又让人只将他面上收拾干净体贴,用此剜张炬的心。

    张炬身形一软,被后面跟着的蛮夷一把提起来。

    他派刺客进宫找那可以继续挟制谢昀的秘密,事败后便立即动身往大漠来。张央程失踪,他猜是落入谢昀手中。他用这个秘密挟制了谢昀五年,知谢昀恨意滔天,张央程落入他手九死而无一生,可没想到谢昀比他料想得还要狠戾。

    谢昀幽幽道“张炬,你若承认当年是你通敌叛国,向蛮夷透露了大梁军中机密,诬陷国舅爷投敌,迫害朝之功臣,朕便留张央程一具全尸。”

    雁回心猛地被提起,她紧张地看向张炬。

    谢昀一勾手,一个箭矢直接穿透张央程右肩钉入血肉,已是半死不活的张央程还是忍不住发出痛呼,可见这箭威力。

    张炬当即破口大骂“你无耻!欲加之罪……”

    咻——

    又是一箭,卸下张央程臂膀。

    谢昀仿若没了耐心,道“最后一箭便是你儿的头颅。”

    这箭矢是大梁工匠特制的,威力无穷,所到之处血沫横飞。端端对准张央程的脑袋,其什么惨状由前两箭可想而知。

    张炬手指抽疯似得在空中乱点,随后像破败的风筝陡然垮了下来“是,是我,皆是我一人所为,恳请圣上饶了我儿……”

    话音未落,人头滚地。

    身后的蛮夷一刀斩下张炬头颅。

    谢昀神情未变,手指微动下令道“放箭。”

    箭矢如雨从四面八方往蛮夷军队而去,谢昀早就设下了埋伏,然蛮夷也并非真的信了这张城防图,他们也做好了防备,盾牌伫成铜墙铁壁将箭雨挡了大半。

    便在此时,进军击鼓声响扯半边天。以苏元为首冲出城门,带领一支军队往蛮夷所在处厮杀而去。

    呼伦盛眉头一皱,他本就没打算今日于大梁起冲突,当下便下令退军。

    苏元追了数十里,将他们赶回塞外后才掉头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