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页
因此每日风裳馆散了学,她要么一个人,要么和海柔一起过去梅真堂看自己新生的妹妹。 风裳馆里的扈师傅人很亲切,也许是自己有手艺傍身的缘故,对待她们这些娇小姐也并不是谄媚的态度。因此沛柔和海柔倒是都很喜欢她。 只是她们两个做出来的东西确实也没有沐柔和浔柔两姐妹好。 双胞胎一个擅长绘画,画出来的花样子时有创新,配色上也很讲究,虽然针法还有些不够完善细密,但以这个年纪来说也已经很不错。 浔柔则胜在细心,沛柔这几个月还是常常去找郭氏,有时就会看见浔柔在郭氏屋子里做针线。 郭氏的针线做的也很不错,浔柔就相当于在家里请了个家教,有了人时时指点,做起女红来,手艺也是突飞猛进。 海柔是最没有耐心的,画幅花样子的时间也坐不住,沛柔有时候画完了自己的,还得偷偷替她再画一副。 什么针法就更别说了,每次沐休回来交给扈师傅的作品都是歪歪扭扭的。 幸而扈师傅脾气好,也并不生气,只是让她反复的练习前面学过的针法。因此海柔的进度倒是比其他姐妹都慢了一截。 几次下来她也不好意思起来,倒是也开始认真学了。 又因为遭逢大变,这段时间总不爱出门,每日闷在房里,倒是能实实在在静下心来绣几针了。 沛柔则是觉得自己的手实在很笨,总是绣不出师傅说的那种既整齐又灵动的感觉。无论绣什么,绣出来的东西总是很死板,就时常和扈师傅请教。 扈师傅不意她是深宅大院的小姐,还对女红这么上心,也就越发用心教她。学了两个月总算是略有了些成效。 六月里太夫人寿辰,她也做了两条额帕过去当寿礼。 因为只是小生日,太夫人自己不愿声张,那一日也只是自家人聚在一起吃了顿饭而已。 这几日她则是忙着给新生的妹妹清姐儿做一个小兜兜挂在脖子前。 这孩子有些难带,总是吐奶,有时候擦拭的不及时,就会全部洇湿了她的脖子,她觉得不舒服,就会时常半夜大哭起来。 也许是因为这样,柯氏照顾女儿辛苦,很快就瘦回了生产之前的样子。 这一日上学时沛柔就给扈师傅看了她给清柔做的布兜兜。 布料是杭州府府进贡过来的细棉布,反复用热水浸泡又晾晒了的,极是细密柔软。怕绣了花样子会让布料粗糙,划伤婴儿的肌肤,所以只是收了边,在角落上绣了一个“清”字。 布料裁剪也是扈师傅教授的内容,她拿起沛柔做的布兜兜仔细看了看,见裁剪方正,收边的阵脚也细密匀称,也很满意,夸赞了沛柔几句,倒让她不好意思起来。 见扈师傅已经看过了,也并没有说有什么问题,沛柔就把布兜兜放进了雕芙蓉锦鸡的木匣子里,预备下了学就送到梅真堂里去。 不管柯氏会不会用,总归是她的一片心意。更何况柯氏向来喜欢做表面功夫,即便心里不情愿,恐怕也是会用的。 到时候清姐儿系着她绣的小兜兜,被乳娘哄着玩,不知道会有多可爱。 等到下课时她问了海柔,海柔也想同她一道去看看清柔。 双胞胎如今已经六岁了,在她们之后府里就再没有婴儿降生,因此这段时日里大家都把清柔当成宝贝似的疼爱。 风裳馆这个名字取自李贺的诗,“水为佩,风为裳”,原本赞颂的是美人,后来也引用为描写荷花的状貌。 因此风裳馆之外就引了静湖的支流,也种了荷花。从馆中出入,要经过很长一段木桥。 此时早荷花已经谢尽,却还是有新的花朵开放,亭亭立在桥边。 海柔许久没有出门,除了上课,连园子也很少进,难得有心思赏花,沛柔也就陪着她在桥上看花。 桥是木制的,为了仿古观花,修建的栏杆就并不高,桥身也很窄,走动起来时会有微微的晃动。 沐柔今日问扈师傅功课,从风裳馆里出来的晚,此时见两个姐姐有闲情赏花,心念一动,故意地在经过海柔时候加重了脚步,让整座桥都晃动了起来。 “小心!” 沛柔还好,海柔却正好身子前倾想伸手去够湖里的荷花,这一下没站稳,晃动了几息,围栏太矮,并不能支撑她的平衡。 沛柔和折蕙在她两边勉力拉了她一把,她才没有因此落到湖里去。 海柔惊魂未定,在桥边蹲了下来,也顾不得去和沐柔理论,双手掩面,低低抽泣了起来。 沛柔也被吓了一跳,蹲下来安慰了她几句。见折蕙还在安抚海柔,自己也就站起来,似笑非笑地一步一步走到了沐柔跟前。 她还没有说话,倒是沐柔先开口,只是她的语气却也隐隐透了心虚:“五姐姐这样盯着我做什么,我又不是故意的。” “这木桥本就狭窄,你们要看花不去静湖边,在这里挡了我的路,难道还要怪我不成?” 见海柔差点落水,她其实也吓了一跳,只是还要嘴硬罢了。 沛柔懒得再和她废话,一把把她推到了栏杆边缘。 她毕竟比沐柔大了一岁,此时趁沐柔不备,又是用尽了全力的,沐柔根本挣脱不开。 沐柔的半个身子也探出了桥外,只是还被沛柔按着才没有失去平衡掉下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