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文学网 - 都市青春 - 电影教师在线阅读 - 第1192页

第1192页

    “《唐山大地震》有总局参与,有政府投资,意味着这部电影本质上并非商业片,而是一部政治宣传片。只不过它披了一层商业的外衣在,这意味着张然从平民导演走向经营导演,走向主旋律导演,张然失去了平民本色,获得了身份的承认,不知道张然作何感想,但是我想,那些喜欢看小老百姓喜怒哀乐的人们,已经不会再有期待和惊喜了。”

    《新晶报》这个老对手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直接刊登了清华大学教授肖膺撰写了一篇“大地震惨遭滑铁卢,外媒恶评如潮”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写道:“在《唐山大地震》全球公映两天之后,某国字号媒体的编辑电话约我给张然这部电影写评论。我拒绝了这位编辑的约请,理由很简单,我没有看,也不打算看这部电影,尽管国内媒体上已经把它炒作成拯救中国电影的史诗巨制。

    我不打算看《唐山大地震》,是因为在看过《时空战士》、《飞行家》和《三个傻瓜》后,我就决定不再看张然的电影了。理由很简单,这三部创造了票房神话的大片,不仅一部比一部更烂,还把他骨子里的文化虚无主义和电影拜金主义展演无遗。更为关键的是,作为一个电影家,张然除了从好莱坞学来的二流视觉手段,并以此为电影震憾之外,已经无技可施。

    我在浏览了国内对《大地震》以美誉为主调的舆论之后,用心搜索浏览了海外尤其是欧洲媒体对《大地震》片的报道和评论。令我大跌眼镜的是,我不仅没有在欧洲媒体上看到观众一致好评的信息,而且来自欧洲专业媒体对《大地震》的各种恶评。

    《泰晤士报》的影评家凯特·缪尔则给出了两星的评价,文章指出,看来中国过去遭受的苦难和如今文化产业的雄心壮志都将借助该片激发出人民的民族热情,与以往中国拍摄的黑白宣传史诗作品相比,这部新片加入了更有形象造型和高科技元素,使整部电影变成了庸俗商业片和政治宣传片的混合体……”

    在网络中各种针对《唐山大地震》的批评文章就更多了“《唐山大地震》两大败笔”、“不去电影院看《唐山大地震》的五大理由”、“《唐山大地震》八大失败之处”、“《唐山大地震》十大恶心之处”等等。

    电视剧《奋斗》编辑石糠在自己的博客里狠狠奚落张然:“《唐山大地震》中人人都是好人,只有老天是恶魔,因为它搞的地震使人们的幸福统统失败。傻瓜也不得不问一句,这可能吗?张然终于学会了张艺谋那一套,且比张艺谋玩得还要牛,但那东西无非是一边揭人旧伤疤,一边往新伤口上涂红药水儿,叫人家又疼又感激且谁也不得罪,可,犯得上吗?”

    向来以有态度的媒体自居的网易,态度确实非常明确,直接搞了个专题:“《唐山大地震》难称佳作!”

    那些本来就喜欢黑张然的喷子,这次逮到机会,在各个论坛,甚至跑到张然的微博来开嘲讽。

    “煞笔张然,你的电影拍得太烂了,这回赔本了吧!”

    “当你拍摄救灾过程时,知不知道,为了所谓的面子,放弃向国外求助?”

    “中国电影完了,为了学好莱坞把31年前的灾难都搬了出来!”

    “坚决不看唐山大地震,鄙视张然发国难财!”

    “张然的电影大多没有灵魂,肖膺先生说出了我想说的话。”

    不过张然粉丝们不是吃干饭的,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年轻人向来火气就很大,更何况这些年来他们也是身经百战了,都比较彪悍。现在看到这些人喷自己偶像,他们二话不说,过去就破口大骂;甚至还排出各种队形,进行花式谩骂。

    这一番骂战,绝对是昏天黑地!

    这些专家教授哪里遇到这种千人唾骂的场景,而且骂得极其难听,不是爹死妈,就是骨灰漂移,一个个气得心脏病差点发作。只是他们自持身份,也不好回骂,只能在博客、微博痛斥:“真是有什么偶像,就有什么粉丝,看看这都是什么素质啊?简直是流氓黑社会!”

    其实张然粉丝也不是不讲道理,比如石糠说《唐山大地震》里人人都是好人,没有坏人,张然粉丝就反驳,在电影中张婧初回到唐山的时候有一个镜头,一辆宣传车缓缓开来,有一个姑娘在车上广播:“全市公安民警动员起来,警惕有人哄抢国家财产,发国难财,一经发现,就地正法,决不手软!”就是反应当时有人抢劫,只不过电影中没有直接表现,这么浅白的东西都看不出来,简直智商有问题。

    对于肖膺“欧洲媒体恶评如潮”的评价,粉丝们直接把欧洲各大评分网站的截图搬了过来。欧洲媒体对张然电影向来评价不高,因为他太好莱坞,《唐山大地震》在欧洲的差评确实不少,但作为灾难片,《唐山大地震》拿出了很多新东西,所以欧洲媒体依然是好评居多。各个评分网站媒体的评分都是及格的,而观众的评分则是好评如潮,这些截图把肖膺的脸都打肿了。

    张然没有心思搭理这些专家教授,他关心的是票房走势。在第三天的票房出炉后,张然就彻底放心了,第三天票房1900万。按照正常规律,春节档影片走势是从初一到初七,逐步递减的。现在《唐山大地震》票房回升到1900万,说明电影开始回暖。

    造成这个现象的关键在于,现在还没有春节档概念,大家还没有春节进电影院的习惯,初一初二大家都忙着走亲访友;再加上很多人听说看完《唐山大地震》哭得比较厉害,比较避讳;不过到了初三该走的亲戚都走了,对于哭也没那么避讳了,观众就开始进电影院,票房自然就开始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