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综红楼之重生之后在线阅读 - 第28页

第28页

    他既然决定帮扶贾赦,自然就不希望贾赦心里再念着史氏。

    当然了,贾敬不是傻子,自然不会直接对贾赦说史氏的坏话。

    疏不间亲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贾敬只是暗暗挑拨了一下孙氏老太太留下的人脉,借他们之口让贾赦知晓孙氏与史氏之间的不和,还有……孙氏之死,背后有史氏的影子。

    最后这一点儿,孙氏的人手原本是没想到的。

    但禁不住三番两次地听见贾敬的人对孙氏的急病表达的疑惑:

    ——老太太平时多谨慎的一个人,又自来不注重口腹之欲,怎么会突然就想吃羊肉呢?而且还是最刺激肠胃的红焖羊肉?

    第16章 贾敬

    这世上,什么事情都怕想的太多。

    有时候,原本很简单的一件事,若是想的太多,也会变得十分复杂。

    更何况,孙氏与史氏之间的事情,原本就很复杂呢?

    孙氏的人防备史氏,在贾赦面前就难免会带出来。

    而贾赦此时本就是心理敏感脆弱的时候,加之听了贾敬若有若无的挑拨,让他不能不多想。

    他其是知道的,比起自己这个自小就不亲的长子,母亲史氏更喜欢一手带大的弟弟贾政,恨不得把这世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了弟弟。

    甚至于,他有一次还偷偷听到过母亲与赖大家的抱怨,说要不是他生在了贾政前头,这国公府的爵位哪里轮得到他?

    那时候祖母还在,贾赦也没把这这话放在心上,只是更不喜欢弟弟贾政了而已。

    那段时间,他可没少在祖母面前说贾政的坏话。

    可是后来,随着祖母病重,再到去世,家里的下人开始有意无意地怠慢他的时候,他害怕了。

    而为老太太办丧事的这一段时日里,史氏天天对贾政嘘寒问暖,对他却不过是面子情。

    父亲贾代善又是母亲说什么便信什么,更是叫他心灰意冷。

    ——果然,这世上除了祖母,没有一个人真心待他好。

    如今祖母没了,他是死是活,过得好不好,有谁在乎?

    若是贾敬放任不管,贾赦定然会走上前世的老路,不管自己的死活,也不管荣国公府的兴衰。

    但因着孙老太太的情分,贾敬他良心发现了,先是亲自出马,后又利用孙氏的人手,硬生生把贾赦的想法扭到了另一条道上。

    ——这世上,只有祖母才真心对我好,一心盼着我一辈子都好。

    如今,祖母虽不在了,但她老人家既然想我好好的,那我就得好好的。

    其他人怎么想,都不能让祖母的期望偏离!

    贾敬很清楚,人走茶凉。

    孙氏的人手会渐渐地被史氏的人手清理、排挤,若是不趁现在让他们发挥一下余热,再过上一段时日,这些人也就真没什么用处了。

    眼见贾赦这边有了成果,贾敬又吩咐了张桂,让他趁着史氏清理荣国府的时候,安排两个人到贾赦那里去,便专心在东宫当差了。

    虽然他上辈子也是在东宫当差,但那时候做的是侍读学士,属于天子钦赐的太子近臣。

    依照这个时候圣人与太子的关系,太子待他自然十分亲厚。

    这辈子他虽然也是圣人赐给太子的人手,但却只是个小小的三等虾。

    就算因着圣人的缘故,太子把他提做了亲卫,但实际上,他在东宫是说不上什么话的。

    但贾敬也不着急,他磨了这么多年,别的本事或许不大,但耐性却是比刚重生的时候好多了。

    既然太子这会儿用不着他,那他就暂且蛰伏,静待时机便是了。

    当然了,蛰伏并不代表什么都不做。

    这东宫侍卫众多,还有许多好手。贾敬在猎场上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便下定了决心要勤练武艺。

    因着读多了道经,他的性子本就淡泊随和,虽然是侯府的公子,在和同僚相处的时候却从来不摆架子。

    甚至于,见哪一个功夫好,他还虚心求教,过招的时候受了伤,也是一笑而过,从来没叫过苦。

    东宫的侍卫里,真正家世显赫的那是没有的。

    世家公子们为了镀金的,都是到龙禁尉和銮仪卫这种好听,活儿又轻的地方。

    而真想建功立业的,都让长辈托关系,安插到神机营或者是京畿大营去了。

    东宫,甚至与整个皇宫真正的守卫力量,都是从良家子中选拔的。

    因此,这些侍卫本就因贾敬的身份有意亲近,他这样随和,很容易就和他们打成了一片。

    其实,太子居住的地方叫做“端本宫”,所谓东宫,自古以来就是储君的代称,慢慢的也用来代称太子的住处。

    因此,世人都叫端本宫做东宫。

    大夏的宫廷是在前朝遗址上修建的,像乾清宫和端本宫这种比较重要的宫殿,更是着力修容扩张。

    因此,端本宫的占地面积仅次于圣人起居上朝的乾清宫。

    在端本宫正殿撷芳殿的西侧,有一处小校场。

    有时候,太子殿下会在此练习一下骑射或剑术。

    但平日里,这里就是轮班侍卫们比武较技的地方。

    这一日,太子和几个詹士讨论了江南水患的事,一时没有合适的章程,心中苦闷。

    他打发了几个詹士出去,自己拿了一本书,却半天也看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