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天可汗在线阅读 - 第234节

第234节

    他一句话出来有点不合时宜,好像不该在这样温馨的场合说如此沉重的话,于是大家都沉默下来。薛崇训脸上顿时有些尴尬,心道私下里哄一个女人倒也简单,身处一群女人中反倒不怎么会说话了。

    一直等到丫鬟们扯了饭菜上茶点时,几个女人才陆续又开始说起家常来,气氛渐渐回转。薛崇训也不想留在这里和她们闲扯,便起身向孙氏作礼告辞离开,妻妾们也纷纷站了起来。他在家里的地位仍然是超然的,不过孙氏是长辈,面子上要给予足够的尊重,毕竟薛家也是书香门第世家大族。

    晚上薛崇训招杜心梅侍寝,毕竟对她更很有新鲜感。其实薛崇训对她丰|满硕|大的胸脯也有些迷恋,这样软而圆润的感觉,也就只有近侍董氏能相提并论,可是董氏却没有杜心梅那份雍容的气质。每当他把脸埋进白|软的波浪之中,在短时间的窒息感中就仿佛重温到了某一个时刻,叫人迷恋,叫人常常会在不提防不经意间想起。

    杜心梅当然不明所以,不明白为啥薛崇训会那样抱着自己如此长时间,却不做任何猥|亵之事。她涨|红了脸,却又不能反抗,只能任他想怎样就怎样。不过这样默默地相拥,久了她反而觉得有一些温暖,好像在无声地交谈着什么,好似心心相印却并不了解对方的心思,若即若离隐隐约约。偶尔一瞬间的目光相接,她发现薛崇训的眼睛里有些郁色,竟然勾起了些许母|性,产生了一些同情之心。

    没有语言交流的长久独处,难免让她心里想得较多,她想问问,却又无从说起。

    过得许久薛崇训总算放开了她,她便顺势轻轻仰|躺到床|上,等待着他的肆意妄为,她也认同这是薛崇训的权利。就在这时薛崇训终于开口说道:“你坐起来。”

    这是不能违抗的命令,但是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杜心梅并不觉得反感,便依言端坐了起来,姿势依然如平常那样甚至更加规矩,毕竟薛崇训对她来说并不熟悉,不自觉地留神着。然后她的耳边一热,听得一个声音道:“让我来服侍你。”

    杜心梅忙红着脸道:“万万不敢……我侍候郎君宽衣解带罢。”

    ……

    次日刘安窦怀贞等宰相到亲王国来坐了一会,薛崇训在书房与他们言谈,其间便问起杜暹的事儿。窦怀贞恍然道:“给杜使君的敕书啊,门下省的几个人写的,不过这事儿是他自己在殿下(太平公主)面前提的要为殿下效命疆场……他自己要做武将,咱们几个能说什么呢?”

    薛崇训“哦”了一声。窦怀贞等面面相觑,会心地淡淡一笑,大伙心里都清楚薛崇训为什么专门提起杜暹。

    等几个宰相告辞之后,薛崇训便习惯性地独自静坐了一会儿,就和典籍里说的“退而三思”一样。这时一个声音道:“晋王,您要的茶,请。”

    薛崇训抬头一看原来是个当值的书吏,便“嗯”地随意应了一声,但随即又觉得有些异样,因为平日端茶送水并不是书吏干的活,而且那些杂役也不敢这么淡然地和王爷说话。于是他就不由得打量了那书吏一样,只见书吏四十来岁的样子,头发却花白了,面相五官非常端正,方额大耳倒有几分官像,只是腿好像有点跛,就影响气质了。

    书吏见薛崇训看了自己许久,便又说道:“对了,杜使君为将,晋王无虑,他意在宰执罢了。”

    一句话就让薛崇训对这个小书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不动声色问道:“此言从何说起?”

    书吏从容应道:“杜使君常在边关带兵,所望殊荣者,出将为相。今番如入六部则时日长久,但为武将,便可在不久之后的突厥之战中有所作为,其志不在眼前,而在长远。”

    薛崇训笑道:“你知道的东西不少。”

    书吏道:“前不久晋王与程相公议事,差遣录字者正是卑职,晋王自是没注意。”

    “难得难得,你通过一点消息便能对另一件事作出分析判断,难得的见识……”薛崇训看着他说道,“怎么仍做一个书吏?”他的意思是有大见识又差不多四十岁的人了,在这个识字率比较低的时代要谋个一官半职也是情理之中,况且没有经历过世面的人哪里来的见识?

    书吏叹道:“卑职胸无大志,做个书吏能养家活口也是心满意足了。”

    薛崇训笑了笑,心道:如果真如所说,那你为何要趁端茶送水的机会在我面前表现一下?

    此时薛崇训已对这个书吏上了心,不过想着他反正在亲王国里当差,也不急着表现出来,便想试试这人的心气。他想罢就一副不甚在意的样子点点头:“也好,你先下去罢。”

    书吏抱拳弯腰道:“是,卑职告辞。”

    过得一会儿听得外头隐约有人说话:“苏侍郎的腿脚不便,怎好让你帮咱干活儿呢?”那个书吏的声音道:“人来人往的场合,怎能把平日的玩笑拿出来称呼?”

    那人的声音道:“叫习惯了,没事。”

    薛崇训觉得好奇,一帮官场最底层的人,倒叫起尚书侍郎来了,真把权力当玩笑看。

    不久又有人送东西进书房,薛崇训便叫住:“那个跛脚的书吏,人称苏侍郎的,你可认识?”

    “认识认识!咱们熟得很哩,苏侍郎心热,写个什么都爱帮忙。”杂役急忙点头哈腰地说好话。

    薛崇训又道:“你们的玩笑倒是可以,都叫起侍郎明公来了。”

    杂役道:“虽说是玩笑,苏晋以前还真做上过侍郎!”

    第六十八章 蓬荜

    薛崇训注意到苏晋之前完全不知道这个人,不过一旦看到了他的才华,要打听还是很容易的。原来那小小书吏竟是进士出身做过各级京官,难怪他对官场的事颇有几分见解。睿宗朝时,宰相宋憬欣赏他的书法和文采,多番栽培提拔,由是二人结了深交之谊。不料宋憬被贬黜后一蹶不振,后姚崇获罪,宋憬也被罢官归野,其好友门人牵连谋逆案甚众,被抄家杀头者虽然不多,因此前途暗淡仕途走到头的人却很多。

    得知了来龙去脉,薛崇训也感叹宰相果然是百官之僚,只要某宰相是非正常倒台,影响都非同小可非得有一大群人跟着倒霉。刘幽求是如此,姚崇是如此,现在这个苏晋也是因为宋相公的倒台而沦落。

    这时被问话的胥吏说道:“王爷,小的把知道的都说了。”

    薛崇训这才说道:“嗯,你下去罢……对了,你家让苏晋代笔的那些字,过段时间可能值不少钱。”

    “啊?”胥吏茫然地站了一会儿。

    薛崇训笑了笑,挥手让他出去。他顺手拿起苏晋平日处理公事的字迹,那是一手相当有水准的毛笔字。薛崇训的字不怎么样,于书法也没什么造诣,但前世被逼练字时倒是见过不少各种风格的字帖,字儿漂亮不漂亮却是能看出来的。不过就算苏晋的字再好,在他有污点身份的时候官场文人界也不敢拿出来炒|作;一旦翻身,其名声被一帮冠以好友之名的文人追捧,情况又完全不同了。

    这时已到午间,薛崇训就在亲王国吃了饭。官署里有厨房,不仅做给薛崇训吃,那些官吏也有一顿免费的午餐,也算是亲王国的一项福利。

    人们习惯一早忙碌有个好开头,所以上午往往事儿比较多,下午就清闲得多。他又想起了上午过问的那个苏晋,心下琢磨:虽然他是宋憬门下的人,可树倒猢狲散,起用拉拢这个人才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再说他如若还想着宋憬那一套,何苦要委身晋王府下谋差事,又何必要表露自己的才华,这些事说明他上进之心仍在,并没有因挫折而放弃仕途。

    薛崇训此时左右已无什么要紧的事,想着在长安日子几乎是三点一线的生活,无非就是家里、亲王国官署、大明宫来回跑,也想偶尔出去走走。正好等下值后可以亲自去苏晋家里拜访一趟,这样先表个礼贤下士的态度,并表示对苏晋的足够看重,也好为起用打好伏笔。这古代任用人才倒也特别,明明是你情我愿的事儿,下士非要先故作清高然后才被拜官,好像是在表明出仕并非为了物质利益而是因为与主公的礼遇情谊。

    酉时之后,长安城墙上的鼓声一响,吃皇粮的人们便从各自的官署陆续回家了。这时薛崇训才叫庞二备车准备出门。亲王国尉请带侍卫着布衣随从,薛崇训说这次出行不必低调,遂命鲍诚率一队全副武装的飞虎团骑兵护卫,车仗一应俱全。

    车马仪仗大摇大摆地走在大街上,官民一应回避,虽没有跪在道路两旁那么夸张,但人们不敢大声喧哗,目光中露出敬畏……薛崇训混到这个地步,其实已经不在乎排场面子之类的事了,周围的敬畏就是他的自尊,早就习以为常。有的东西就像爬山爬上了山顶发现风景也不过如此,当你憧憬着某种东西不断往上爬之后,那些憧憬的东西也许并不似想象中那么重要。

    有个与苏晋熟悉的书吏在旁骑马随从,直接往南去苏家。越往南走人烟越少,就算同在京城,南城和北城真是天壤之别,这边的房屋也更低矮,当然价格就便宜得多。薛崇训挑开车帘问道:“苏晋罢官之后竟没有积蓄?要住在这样的地方?”

    书吏答道:“回禀王爷,苏公是武周朝的进士(武则天为了政治目的,大兴科举,并不论出身),家道并不殷实。加上获罪险些身家难保,腿都被打折了,总算过了难关,生计自是不富余。”

    对苏晋现在的书吏们自然是非常羡慕,同时也心知肚明这个平常可以随便玩笑的苏侍郎要发迹了,所以称呼也左一个苏公又一个先生地恭敬起来。

    果然这时薛崇训随口一个“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唯有经历过挫折而不丧失志气的人才懂得世间沉浮”更加让人们肯定了苏晋的好运。

    薛崇训放下车帘时,同车的“书童”白七妹咯咯笑道:“亲王殿下,苏家是不是又个小娘子长得很漂亮?”

    “何处此言?”薛崇训愕然。

    白七妹道:“亲王国里的人说杜家小娘子一进薛府,杜暹就要往上爬了;这回苏晋看样子又要得意,不是苏家有漂亮小娘子么?”

    薛崇训道:“事儿要是这么简单,我早被人算计死了。你不懂就别挖苦我。”

    白七妹抱住薛崇训的胳膊,一对挺|拔有弹性的柔软隔着衣服贴了过来,嗲声道:“我不懂你教我嘛。”

    两人正关在车门里打情骂俏,外头说道:“王爷,到苏府了。”

    薛崇训咳了一声,挺了挺腰,又用手抹了一把脸,神情顿时儒雅从容起来。白七妹见状,捂住小嘴差点没笑背过气去。

    他没好气地看了白七妹一眼,等车门一开,便一本正经地走了出来。左右一看地儿,周围是明光闪闪的光鲜侍卫,衬托得低矮的瓦房愈发破旧。禀报的人倒是说得好听加一个“苏府”,周围只有普通民宅,哪里来什么府?

    许多老百姓在围观,见这阵仗,苏家自然是脸上有光了,邻里七姑八婆以后少不得到处说道。这时就见花白头发身着旧衣的苏晋一瘸一拐地慢慢走出门来,他那样子乍一看去太普通了和周围的百姓没什么两样,但是苏晋却比平常人少了一些莫名的敬畏,多了一些不卑不亢的文人气质。他抱拳一礼:“卑职不知晋王大家光临有失远迎,请晋王恕罪。”

    薛崇训一副礼贤下士的温和样子,上前扶住苏晋的胳膊笑道:“不用多礼,我就是随便过来看看你。瞧刚下值未来得及更衣,但咱们不在官署就随意一点好了。”

    一旁穿着青衣梳着发髻的白七妹饶有兴致地看着薛崇训的脸,面带笑意看他有模有样的一言一行,好在她现在学乖了不在人前胡闹,倒也没那么麻烦了。

    苏晋道:“家中蓬荜,如晋王不嫌弃,请入内一坐,请。”

    “好说好说。”薛崇训自然不用过多客套,提起长袍就迈步走在前头。他一边想着这苏晋说话倒也有点意思,他没说蓬荜生辉荣幸之至这些可以挂在嘴边的话,听那感觉好像并不愿意巴结亲王,而是亲王自己光顾茅庐主动找上门来盛情难却只有勉为其难一样。

    不过这些文人要在人前士林清高一把,就成全他好了,只要他愿意实心为我效力便行。

    薛崇训进得屋子,果然见到是蓬荜,人家倒也不是谦虚,实在简陋得很。不过细观收拾得还算干净,只是土墙土地面再怎么收拾也没有宫殿豪宅里那样的一尘不染,或许薛崇训在王侯家习惯了才会觉得这里破旧。

    有两个孩子正在里门伸出脑袋来好奇地看,苏晋呵斥了一声,他们才把脑袋缩回去,不过没等一会儿又伸出来了。白七妹向他们做了个鬼脸,那俩孩童顿时嬉笑起来。

    苏晋叹了一口气,转身说道:“晋王请上座,来人,为晋王看茶!”

    他一声吩咐气势是做足了的,可是家里显然没有奴婢丫鬟,端茶出来款待薛崇训的妇人多半是苏晋的老婆。薛崇训道:“苏先生也坐下说话。”

    “不敢当不敢当……”苏晋从容地应了一句,心里多半对王爷叫他的这个称呼有点受宠若惊,面上却表现得淡定。

    薛崇训心道:到底是做过官的人,比一般的才子有气度多了。

    白七妹垂手侍立在身后,这时弯腰在薛崇训耳边悄悄说道:“苏晋穷困成这样,他老婆长得不错哦。”

    薛崇训好不容易才保持住正经的神色,心道:此人进士出身,当初肯定多少高门大户想嫁女儿给他,不过老丈人家为啥不在他落魄的时候资助就不得而知了。

    寒暄客套了几句之后,薛崇训和苏晋也没多少废话可说,毕竟两人还不熟络,要是换作王昌龄家就不会这么拘谨了。他便提起正事,一来不用冷场尴尬二来也好再试试苏晋的见解,毕竟不是所有京官都有高人一等的才能,比如窦怀贞这种宰相在薛崇训眼里除了专营就是个庸才。

    薛崇训先挥手遣开侍卫,然后说道:“前日听你提起北方事,那次我与朝中相公议事,你也在场,我想听听你有何看法?”

    苏晋皱眉沉思稍许,抱拳道:“晋王是问突厥之事么,卑职不才对兵事并不精通,斗胆一言拙见:突厥事,重在马兵。”

    第六十九章 盟主

    苏晋很久没有这样侃侃而谈了,他留神拿捏着遣词,缓慢但清楚地表述着自己的见解。这样的交谈显得有点装腔作势,因为身份的缘故,言行举止都应合乎礼仪,和平日的真性情完全不同;但是苏晋感觉非常良好,大约是一种体面的感觉。

    他的脸色仿佛红润了许多,不过表情仍然是严肃的。说起突厥战事,苏晋却是有一番见解,首先因地制宜重视骑兵,有这样见解的可能不只他一个人,毕竟战场在北方草原。然后他提起另一点:联络铁勒部。说到这里时只见薛崇训频频点头,可知第二点建议就有些不平常了。

    铁勒诸部同是草原部落,但与突厥人素来不和睦,如果唐廷能联络上他们合取突厥,草原部落更加熟悉地形,定能给唐军带来意想不到的作用;同时两方南北夹击,在战略上也胜出一筹。

    薛崇训对苏晋有这番见识大为赞赏,显然此时的平常人的眼界不可能有那么远。

    二人谈了一阵,本来就是旁晚时分了,苏晋便留薛崇训吃晚饭,不过他婉言谢绝,起身告辞了。苏晋自知家中简陋,也就没有多留,将薛崇训等人送出坊门方回。

    这时苏晋的妻子林氏已开始摆饭了,两个孩童也从里屋出来,不知怎么回事小儿大哭起来,林氏便停下手中的家务哄他。

    苏晋好像仍然沉浸在刚才的气氛之中,此时在屋子里来回踱着步子,心情有些激动的样子,并不去管儿子啼哭等琐事。就在这时林氏回头看了他一眼说道:“夫君要复出为官了么?”

    苏晋自信满满地回答道:“长则一月半月,短则数日之内。晋王正需人才,我两番言语,想来他已考校出一二。”

    林氏道:“我不是问你能不能复出,只是想问你便要就此投身晋王门下?”

    苏晋听罢愣了愣,沉思不语。

    林氏叹了一口气:“我情知夫君并非久居池中之人,劝你也没有用。只是前车之鉴夫君可容三思?以前你也不是说过么,与其让咱们母子过那担惊受怕的富贵日子,倒不如粗茶淡饭平安坦然……那晋王虽此时权倾天下,却是名言不正,难保什么时候又起风浪。夫君亦是知书明理,应知其中利害。”

    “贵贱也有时运。”苏晋环视居所道,“只是让你跟着我过这样的日子,我实在于心不忍。”

    林氏道:“我们夫妻多年,难道夫君还不知我的心意么?”

    苏晋又道:“况且箭在弦上,此时若再谢绝晋王的好意,恐是祸非福。”

    这时有个孩子已嚷嚷起来:“娘亲,我的肚子饿了,我们能吃饭了吗?”

    林氏摸了摸他的头,抬头对苏晋道:“坐下吃饭吧。”

    ……不料薛崇训办事还真是雷厉风行且显得有点急躁,第二天一早苏晋刚起来正欲像往常一样去亲王国当差,亲王国就派人来了,送了官服还有一匹马。来的官员说,从今天起苏晋就不必再做书吏,直接任亲王国学馆长,具体的事儿让他到官署内听王昌龄安排。

    苏晋把官服拿进门去,正遇到妻子,便抱着青袍官服站在那里不知如何言语。

    林氏表现得很平静,迎面走了过来接过他的官服道:“时候不早了,夫君进卧房去,我给你换上赶紧去办公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