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文学网 - 精品其他 - 【恋与制作人许墨同人】榴春记在线阅读 - 第27号杏儿的家书

第27号杏儿的家书

    除了杏儿,许家还特意聘请了两位本地厨子专门为大少奶奶准备吃食,以满足孕妇各种刁钻的口味。专人专职,就连二姨太的贴身丫鬟?小秋去了也是碰一鼻子灰。

    “我们二太太想要一碟子好克化的山药枣泥糕,一碟红豆酥饼,来份红糖年糕,多搁红糖,甜腻一点不要紧,再上壶酽得浓浓的茶,正好压一压。二太太下午约了其他叁位太太来家里打麻将,都是些年纪略长些的太太,吃不惯外头买的西点,准备几样中式茶点,回头做好了我来取。”

    “秋姑娘请回吧,老爷聘我们来的时候就说得很清楚,我们只照看大少奶奶一个人的吃食,其他人,我们一概不管。就是许老爷他老人家自己来,想吃碗面,那也是从大厨房里头出人出料,不干我们的事儿。”

    “大厨房都在忙,几道糕点而已,有什么难?大少奶奶一个小毛丫头能吃多少,需要你们两个同时伺候?匀一个帮我们二太太做点心怎么就这么难啦?”

    帮厨的是个爽利的阿姨,围着玄色围裙,眉心有几竖川字纹,估摸着也就四十岁上下,她说:

    “大少奶奶是吃不了多少,但是孕妇嘛,你们那些姨太太从来没生养过,哪里知道孕妇口味怪着呢,一会变一种想法。老爷嘱咐我们,这白天夜里都要留人,炉子上,灶上的火不能熄,大少奶奶想吃什么,再刁钻,随时说,我们都得给做出来。”

    厨子是个矮个子,壮实的中年男人,长期在炉灶旁边熏着,他的脸比旁人要油润,胳膊也粗壮许多。只见他双手用抹布包着从笼屉里端出一个白瓷盅摆在小秋面前。

    “大少奶奶说吃燕窝吃到想吐,可老爷每天都安排炖,这不,今天的份例又没吃,要是不嫌弃,小秋姑娘就拿回去用这个给你们太太待客?”

    “这是几个意思?别人不吃的,不要的才剩给我们还是怎么着?二太太什么好东西没吃过,会稀罕这盅燕窝?我们太太就不是太太,合着全家老少眼里就你们一个少奶奶?”

    厨子没有说,心里暗暗想你们太太全称应该是姨太太,我们奶奶可是明媒正娶的妻子,能一样嘛……

    “你们这些懒鬼,天天就知道摸鱼,看看,看看,灶上煮的饭都糊成什么样儿了,没闻到?还跟个木头桩子似的定在这里跟我贫?”

    “哪里是我们懒,大少奶奶说想吃烤得焦焦的糊锅巴,特意为她糊着一锅饭,秋姑娘有意见?”

    小秋气鼓鼓的走了,燕窝也没要,回去的路上看着穿着新衣的杏儿更是气得直翻白眼。同样是丫鬟,杏儿吃穿用度都从大房那里出,皆在众丫头之上。

    杏儿因为一会要出门,换了件新式的文明装,上衣下裙,两截穿衣,时髦得很。脖子上还有条毛茸茸的皮围巾,这也是悠然赏她的。

    “傅叔,傅姨。”

    原来这厨子和厨娘本是一对夫妻。

    “锅巴就好,糊得焦焦的,脆着呢。他爹,锅里熬得汤也赶紧盛碗里。杏儿姑娘,这荷包蛋鲫鱼汤可是早上现捞上来的母鲫鱼,一肚子鱼籽,汤汁奶白,让大少奶奶多进些。”

    “大少奶奶说吃不了多少,怕浪费,让你们节约点。”

    “知道知道,中午就小厨房做的叁菜一汤,都是家常菜,午睡起来的点心是蒸饺和煮干丝,让少奶奶留点肚子,下午尝尝他爹的白案手艺。”

    “还有这碟笋干烧麦是给杏儿姑娘你打打牙祭的。”

    杏儿去楼上和悠然告了假,就出门上街去。

    年关将至,杏儿寻得许公馆这桩好差事,自然得寄些银钱,捎封信回家。她走在大街上,蹦蹦跳跳,口袋里有了零花,年轻丫头,嘴巴可闲不住,路边称了一大包糖炒板栗抱在怀里,边走边吃。

    滚圆饱满的板栗被炒得焦香,上面还有层薄薄的糖稀,杏儿拿起一个就往嘴里塞,热乎乎的,上下两边牙齿一齐用力,薄脆的板栗壳受力则开,里头是甘甜紧实的肉。

    等走到了邮局门口的小摊,板栗只剩下半包。

    一张小案,一迭信纸,有砚台毛笔,也有钢笔墨水,一位老叟戴着瓜皮小帽挑了个幌子开门做生意——“代写书信”。

    老叟刚吃过午饭,正在暖和的阳光下打瞌睡,看到眼前来人,揉揉脸,捋了捋胡须,戴上玳瑁老花镜招呼杏儿坐。

    “代写书信,代写书信,识文断字,前朝秀才。”

    老叟自己编了广告语,念起来还挺顺溜。

    他干枯的大手招呼杏儿坐在长条凳上。

    “毛笔叁个子儿,钢笔两个子儿。”

    “毛笔的信怎么还贵些?”

    “费纸啊!”

    杏儿为了让家人觉得自己过得不错,想了想说:“那还是毛笔吧。”

    老叟研磨墨汁,用镇纸铺平一张纸,举着毛笔,等杏儿口述。

    杏儿继续吃板栗:

    “爹娘,你们放心,我在城里找了份好差事,薪水很高,吃得好,穿得好,住得也好,和主人家都是一样的。”

    “城里头有个开首饰店的老爷,家里新娶的儿媳妇怀了身孕,寻我去伺候那位少奶奶。”

    “少奶奶还是个小丫头模样,性子是极好极恭顺的,人也随和,从不磋磨下人,女儿服侍她,就像照顾自家的妹妹,不吃力。”

    “啊呸,这个板栗是坏的,好苦,呸呸……这句别写进去啊。”

    “我们少奶奶闺名叫悠然,原也是个小门小户家的女孩。她很体恤女儿,对人大方,有什么好吃的,都会给女儿一份。”(杏儿就是个吃货,笔者都忍不住吐槽了。)

    “许老爷经常过问我少奶奶的日常起居,很是关心她的孩子,我都一一作答,老爷很满意我。说起来,我好像没怎么见过我们大少爷。”

    “大家伙儿私下都在议论,说大少爷的是非,讲他不大好,新婚以后就不在家住。不过,出门时,爹娘教过女儿,本分干活不要嚼主人家的舌头,所以我不参与大家伙的讨论。当然主要也是怕少奶奶难过。”

    “我也劝我们少奶奶,想开点,有那么多好吃的,为什么不吃?天天哭哭啼啼对孩子不好。”

    “爹娘,要过年了,女儿寄了钱回去,不要舍不得花,割点肉,买袋面粉,包顿肉馅饺子。扯几尺布,换几斤棉花,给一家人做身新衣服,过年时别忘了做米花糖给弟弟妹妹们解馋。”(其实是她自己想吃。)

    “就这么多了,老爷爷你写好了没?”

    老叟听她絮絮叨叨不经感叹,这姑娘小小年纪就这么絮叨,年纪大了岂不是要成唠叨婆子?

    “写好了。”

    “念与我听听?”

    “敬启者,见字如面,女儿寻得一许姓人家为婢……(中间省略二十字)……问父亲母亲安,余容后禀,善自珍摄。女儿:杏儿。”

    “哎?不对啊,老爷爷,我刚刚说了那么多,就写这么点字儿?再说你写的和我说的也不一样啊。”

    “我这是缩略过的,不然你这么絮叨,老朽岂不是要写几十张纸?”

    “老爷爷,你这叁个子儿也太好赚了吧。”

    离开邮局时,纸袋子里板栗一个都没了。

    杏儿一头扎进对面的小摊,又捧了个烤红薯大吃特吃起来。

    “真甜真香。”

    想到素日里悠然待她的好,杏儿去了趟糖果铺子,包了点山楂片,松子糖,盐津橄榄,和梅子干。牛皮纸小小的迭成一个纸包包,用绳子穿好,拎起来老长一串,杏儿拿在手里荡悠悠,打着圈就归家去了。